搜狐网
1.论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每日一则四书五经
大仁者大智,小仁者小智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 者利②仁。”
【注释】①约:贫困。②利:顺从。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智慧的人顺从仁。”
【读解】我们要注意,在《论语》里,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地方经常会代表不同的含义,如此处的“约”,在这里是穷困的意思,所以在读《论语》时,要结合整个行文以及历代研究《论语》的专家们的注释来看,这样才能了解其中的大意。
孔夫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贫困之中。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是因为不仁的人肯定就不安分,“久处约”就是安贫乐道,只有那些有相当有修养的人才能做得到。而修养不够,功夫不到家的人要让他安贫乐道是不可能的,他的心始终都处于不安定的状态之中。我们看到很多人一旦穷了下来,或者说陷入逆境之中就会变得六神无主,于是要么颓废,要么铤而走险,结果给自己惹来了更大的麻烦。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领会到“仁”这种人的内在精神修养。对于仁,在《中庸》里面,还有前面对《论语》的讲述中,以及在其他课上,都已经做了大量的阐释,总之如果我们具备了仁人的精神素质,具备了这样的精神修养,就肯定能够安贫乐道,这个标准在孔夫子眼里非常的明确。
不仁的人,要想他长久处于贫困之中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内心肯定是躁动不安,他怎么还可能安于贫困?这时有人会问“穷则思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穷则思变是大人的行为,是君子的行为,我们说“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这个“善其身”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待时而动,如果遇到好的机会、好的条件,一样可以一展身手,或是东山再起,否则就不会有“达则兼济天下”一说了。但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他绝不会铤而走险,绝不会逆时而动,绝不会逆天行事。
不仁者,一方面他做不到“久处约”,他根本达不到长久的“行富贵,素乎富贵;行贫贱,素乎贫贱”;另一方面他也做不到“长处乐”,即使给他一个真正的安乐环境,让他处在安乐窝之中,他同样还是会出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了,各方面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些人富裕了,发了大财;但是其中不少人都发生了蜕变,变得腐朽堕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最早在成都青年路创业的那一批朋友,现在还有几个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屹立不倒?纵观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无数的企业家,经过大浪淘沙,现在又还剩下多少?就是在官场之中,在机关里面,又有多少下了台?又有多少被双规?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他们自身没有足够的修养,即使有再好的环境,他们也守不住,用老话来说就是“不知惜福”、“托不住福”。有些人过穷日子的时候还能谨小慎微,马马虎虎;一过上好日子就开始忘乎所以,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担当一切的能力,面对金钱承担不住,面对权力也承担不住,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得志便猖狂”,这样不行。小人是不仁者,而君子是仁者。
古代在对官员的任命上,尤其是对高官的选拔上,一般都要经过一定的考核。有时会把被考察人员安排到穷苦的地方去锻炼一下,看此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料理自己,同时又是如何处理政务。有时会将被考察人员安排到一个富裕的地方去,比如苏杭这些自古以来就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去做几年官,再看此人如何处事。如果面对一穷一富,不管是好环境还是坏环境,这个人都能治理得很好,而且自身也料理得不错,那么就可入朝为相。“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这一句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在对人的素质和修养评判上,孔夫子真可谓是入骨三分。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真正的仁者安于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因贵贱、得失、是非而有所动摇,这是他们安身立命之处。我们经常都会问自己的身心性命应该安置于何处?价值观念又应该安置于何处?现在很多人都爱说“有钱是大哥,发财是第一”,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对人使用最多的祝福话语就是“恭喜发财”,这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还有一个比金钱更为重要、更为要命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无非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这一套法则。如果我们能够遵循这一套法则,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很坦然,既能受得住富贵,也能经得起贫贱;顺境可以处之坦然,逆境也同样可以处之坦然。有的人能过顺境不能过逆境,有的人能过逆境不能过顺境,这些都不行。
我们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又如何弥补自己的弱点?首先就要做到“仁者安仁”,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投放在仁义礼智信上面,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我们的身心修养。
其次要“知者利仁”,一般都认为其意思是指智者实行仁德以谋取大利,但这仅仅只是从字面上理解,有些过于肤浅。这是因为智和仁,同体而异相,大仁的人才有大智,大智的人才有大仁;小智只有小仁,小仁只有小智。在学习《大学》时我曾反复强调“公生明,廉生威” 这么一种因果关系,只有“公”才能具备真正的智慧,心胸的半径越大,智慧的半径才越大;心胸越狭隘的人,心胸半径越小的人,那么智慧的半径也就越小。真正的智者,一方面他的言行举止无不浸润并释放着仁的光辉,另一方面他本身就是仁的推销员,他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宣传、去影响周围的人与环境。因此对于“知者利仁”,我们应该从这个方面来看,不能简单地以为这里是说通过仁来获取利益。
以前我的老师曾这样敲打我:一个人有礼貌好不好?如果是从内心教养深处透射出来的礼貌,那肯定是好的。但是如果这个人和他人打交道时都是“以礼为貌”,表面上很客气,肚子里却在打着另外的小算盘,那么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往往会使人汗毛倒立,因为他和人交往时都戴着面具,而一般人都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不容易看穿他的鬼蜮伎俩,怎么能知道他礼貌后面居心何在呢?所以不能以礼为貌,如果以礼为貌,也就可以说以仁谋利,以仁义谋其私。以前“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不少人天天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时时都在高举左手并高呼自己是最纯正的布尔什维克,结果下来就乱整人,好为自己谋官发财。
真正的仁者,真正的智者,绝不会把施行仁德和谋取大利放一起,他们都是通过他的方便之门,宣传推广仁义礼智信这种道德观念,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接受它、享受它并施行它。我想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知者利仁”。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约:穷困。
乐:安逸、快乐。
不仁的人,不可以长时间的处在穷困的环境之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在逸乐之中。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安仁:安于仁道之中。
利仁:知道仁之可安,也就知道仁之可利。此处的利字,有点“有为而为”的意思。
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心不在外境。外境有困穷、有逸乐,但是,自己的心若不能择仁而处,则在困穷和逸乐的环境中都无法长久。穷困久了必然为非作歹,逸乐久了必然骄横无礼。
仁者,不管是一个人独处还是和多人同处,人生一切可以长久、远大之道的根本所在。仁,乃是一种心境,亦人心所同有,人心所同欲。
桃杏之核也被称作仁,桃杏皆从此核生长,一切人事可久可大者,都从此心生长,故此也被称作仁。若失去此心,将如失去生命之根本核心。浅言之,如失去可以长居久安的家。所以,无论外境的穷困或逸乐,其心不仁,终不可以久安。
安仁者,此心自安于仁,即便是没系腰带,没穿鞋子,也自然安适。
利仁者,心知仁为之利,都希望可以有之。如同在电视里看到非常感人的一幕时,很多人都会为之流下眼泪。
师说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真智者必仁。非但己仁,且能利仁。夫子之最高修养不在仁、在智。
有仁德的人,心中自有一股和气,源源不绝,不待外求,因此外面的境界与状况即使不好,也能够自得。要靠外面的环境来支持自己的人,快乐永远是暂时的。
每个人都是圆满具足的,不假外求。孔子这么讲,释迦牟尼这么讲,老子也这么讲。
但是,这还只是初步。除了自己要圆满具足,还要设法让别人也圆满具足,这就需要智慧。所以,“知者利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