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带读——《接纳力》带读第一天

伙伴们,我来了。

我本来是想尽力的要放松松弛,想要创造一个很随意的环境,毕竟我们每天的日子都够紧张焦躁的。所以很想在这里有一个安静、安稳,一个特别温润的时间给到自己。但是我发现我还是有些紧张。第一次来带读,虽然信心满满,已经经历了一个甲子年,我今年正好刚刚60岁,有了许多生命感悟,在接纳力这条路上走了七八年,也有很多的体会,分享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这个我特别有信心。可是发现一旦想做好,就开始紧张了。

正常。

我特别感激今天来到咱们这个群里的伙伴,那里有一份信任,有一份深深的情感。我们可以一起,在4个月的时间里,慢慢的养我们自己。真的,是要慢慢的养,要安安静静的养,要轻轻松松的养,要舒舒服服的养。这是我给自己带读的定向,也是我想去往的方向。成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会觉得,我要尽量的把这个成长放在一个容易的环境里,至少这是我能够去做到的,也是我所愿意去呈现出来的。所以你来到这里,真的是难得!

好,回到今天的带读内容上来。

今天我来带《读接纳力》一册作者的自序部分——因为接纳,所以幸福。

接纳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海老师在书上的定义是:接纳是不以某一种要求和条件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能力。在持续修习的过程中,能够持续扩充心胸容量。我们看到,接纳力不是没有要求和条件,它是有条件和要求的,但它不是按照固定的、世俗的、社会规训的那一些要求和条件,而是要找到你自己内在真正想要、真正认同认可的要求和条件。你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个要求和条件是需要我们不断倾听自己、逐步明晰的。在《接纳力》的立规则章节里头,会有更多的探索。特别是育儿价值观,需要细细慢慢的寻找。

那幸福又是什么呢?

幸福是一种特别主观的东西哈。记得我跟我老公刚结婚的前10年吧,我就感觉我真的是很幸福的。那个时候,我的老公特别包容我,特别给到我温暖的那份抱持。这是我生命里非常少的,或是特别缺的。那个时候我记得他非常宠我。觉得好像我做什么都好,做什么都对。他真的就像一个天使一样,就那么围绕在我身边,让我感觉到我被重视,被喜欢,被爱着。那个感觉真的是很滋养我。尽管那段时间我们也有很多的矛盾,但是,我会把那些那些矛盾,把我内心的那些冲突,包括内心的指责不满,都压抑下去。这也为我们日后的生活埋下了伏笔,也为我们现在的关系状况埋下了伏笔。那个时候还没有学习成长,不知道那个压抑会带给我什么,会对我们的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我那时候本能的会抓住那个幸福的感觉,压抑那些不和谐的音符,让我自己就待在那个幸福里,很贪婪地享受着那个幸福的感觉。有一次回老家,他的一个亲戚见到我就会说:哎呀这个嫂子啊,这么多年你居然没变,还是那么年轻漂亮哈。看起来你好幸福。我记得当时回他: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你觉得幸福就幸福了呗!今天说到这儿的时候,会有一份感动出来。好像那些美好的日子一下子又来到了我的心里,来到了我的身边,让我感受到我家老公带来的那份温暖,那份抱持,那份深深的认可和相信。真的就是一种幸福的感觉。那这份感觉来自于我老公对我的喜欢,就是喜欢到那种“你做什么都好,你做什么都对,你做什么都可以,我都很满意”的状态。这是我在我的原生家庭里所没有的。那份感觉,我真的特别珍惜,太珍贵了。也正是因为这份珍惜和珍贵,也让我会舍弃一部分。舍弃的那部分里头有我的不满,有我的指责,有我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失望失落和愤怒。现在回看的话,就是这两部分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当时我太贪恋那份幸福的感觉了,不敢去面对内心深处的那些所谓的负面情绪。害怕会破坏我的幸福感,也害怕会破坏我们的关系。而且还会让我感觉我自己很不堪:你真不知好歹!你真不知道惜福!你拿着金子还不满意还要到处去要,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对自己的需求有一个很深很深的评判。

那现在呢,我和老公的关系,幸福的感觉会有,但更多的是在我踏上成长之路之后,能去看我自己压抑的那一部分,我自己需求没有满足的那一部分,看自己对自己评判的那一部分,能真实地面对,坦诚地表达,这也导致冲突不断,生活似乎不再那样协调。但我知道我对关系已经有了更多信任,也走得更加艰难,甚至有时非常困惑困顿。这部分会在以后的分享里,慢慢聊。

再来想说说我的带读。

我为什么要来带读?我心中的带读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甲子年的生命经历和七八年的成长,我内在的一些东西不断的被我自己看见,被我自己重新去整理梳理,被我自己慢慢的去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些感悟,有一些发现,有一些惊喜,也会有一些困惑和纠缠,我很想把些分享出来,一方面让自己更清晰,另一方面也想呈现出来去照见他人。在我的成长路上,参加跟过五位老师的带读。在这些不同老师的带读里,我嗅到了接纳的味道,获得了应用接纳力的一些方式。就像海老师说的,接纳力是一个工具,是支持你活出自己的,不是让你活成接纳力。在自序里,海老师也提到,就是教育孩子先要教育自己。那么这个教育又是什么呢?这个教育它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说按照社会规训、某种条件和某种要求成为什么人,而是说你要通过倾听去明晰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决定要去往哪里?教育的目的是你要成为自己,要让孩子成为孩子他自己。是你自己真正要成为的样子。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教育的过程之中,他就是要成为那个独特的自己,而不是要成为某个人、某个规则、某条规训要你成为的那个样子。在这里需要找到自己的成长规律,需要理解人性。我听五位老师带读,是特别受到滋养的。

我的第一位带读师是爱波老师。现在她已经不带读了。从19年下半年开始,我跟了两年。她对自己生活点点滴滴的分享、分析,让我的道德清白感得到巨大松绑。听了半年,我的肩膀开始松弛了,含胸了几十年,慢慢展开。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许多。还有我第一次在她那里被她深深看见,就是那种一下子被电流击中心灵的通透爽快,特别震惊。原来还有这样的状况,一个人居然能够对另一个人有这样的理解!这是我之前没有见过甚至没有想过的事。原来人和人可以是有这样的一种关系,一个人可以被另一个人那样理解和懂得,生命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存在呀!

几乎同时,我也进了巧玲老师的带读群。在这里,我听巧玲老师分享如何去做、如何做到的点点滴滴。那个美妙的过程,让我看到一条通往轻松、幸福的通达之路。而淑霞老师的带读如同绵绵细雨一样,温暖温柔,带给我一种温润的力量。后来遇到了陈兴老师。陈兴老师被称为浩途里的一匹黑马,就是说她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在她的带读里,我受到最大滋养的不是她做得有多好有多棒,而是她的各种各样的做不到。比如亲子营跟不上海老师节奏的急躁烦,疫情期跟她闺女相处的无奈无措,面对辞职后生活巨大变化的迷茫、无助……那时候我就想:哇,这么一匹厉害的黑马,这也做不到那也做不到,我做不到得是多么正常呀!因为那时候我正在经历自己的一次塌陷,陈兴老师疗愈了我的无能感。她的那些做不到,很深很深的支持到了我,让我慢慢允许自己也可以做不到。当我做不到的时候,我依然可以温柔的对待我自己,我依然可以耐心的等待我自己,我依然可以接纳我自己的对自己做不到的那个不接纳的部分。就像一位伙伴曾经说过的:接纳可以从不接纳开始。当初陈兴老师也想成为海老师那样的人,成为巧玲老师那样的人,但她发现,无论她怎么努力,她都没办法成为她们,她只能成为陈兴。这个对我触动也特别大。最后我结缘了安娜老师。安娜老师又有她自己的风格。她对生命的那份悲悯,对她自己那份细细的呵护,那种深深的抱持,无论如何都要认可自己支持自己的态度,让我不断从外界回到自己,从外在回到自己的中心:你已经足够好,做自己就够了。这个信念深深扎根到了我的生命。

昨天在准备今天的分享的时候我就在想,五位老师这样影响了我,我的带读要带给这里的伙伴什么呢?我看到我很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的影响力,我很想像我的带读师一样帮助支持到伙伴。但我又想,我的收获来自带读师,却不是带读师“给”我的,我是从她们那里拿了我需要的东西,她们的不一样滋养了我的不同部分,而那恰恰是她们独特的部分。我没有办法成为她们,我只能成为自己。那么,在带读时,做我自己就够了,把我想到的,感到的,悟到的,表达出来就好了。

瞬间心就安顿下来了。

老天爱我,让我终于走到了带读师的位置,老天爱我,让你们来到我身边。生活不易,生命可贵,让我们彼此映照,彼此支持向前走,探索自己,成为自己。

感谢聆听,感恩遇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我读起悟道比谋术更重要的时候,我脑海里跳出的第一个声音是:“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需要把接纳力内化于我们自...
    安好_84a8阅读 1,852评论 1 2
  • 今天我邀请每个人做了自我介绍,经由每个人我一一回复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看见我自己! 一下我抹去了他们的名字,呈现回复内...
    潘存英阅读 3,649评论 0 2
  • 1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存英!我非常荣幸拥有了你们的信任,这份信任对于我的生命成长是里程碑式的!先大声的说...
    潘存英阅读 2,642评论 0 2
  • 带读感悟 第一阶段是启蒙:原来教育孩子需要先教育自己。 当我懂得了在育儿中要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
    安好_84a8阅读 1,228评论 0 0
  • 人生在世,你是选择主动受苦还是被动遭罪? 佛说,人生是苦的。 能不苦嘛,人只要有出生,就会有死亡。花会开,就会谢。...
    王爱波阅读 4,2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