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被儿子吐槽,说我不擅长交朋友。每天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环境里,除了上班,就是围着他转。
儿子建议,我要学着走出去,多接触身边优秀的人,多跟优秀的人学习,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一些。别等到到时候他长大外出学习,我面临着退休,每天找不到事做,找不到人玩,就会变得郁郁寡欢,整个人精神状况越来越差,越来越觉得生活无趣,看啥都会觉得不顺眼。儿子还说,和人相处,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身边优秀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样的儿子,让人觉得好成熟,好欣慰,尽管看起来是在吐槽,实则是暗藏着关心,担心我不能很好的过他离开我以后的生活。听到这些,心里会有莫名的暖意。我以为,在儿子的心目中,我除了他所吐槽的这些,我大部分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家长。
可昨天看了儿子的一篇日更文,《有两个处于更年期的家长是什么体验?》文中提到我特别容易发脾气,刚看到时,我在心里会觉得儿子有夸大的成分。
儿子语:首先说我一般都十分冷静滴老妈。现在隔两天暴躁一次。大致的症状呢,就是自己做卫生,然后开始嘟哝:“烦死了,嫌死人……”总之就是各种不爽吧。然后捏,看到很多东西(哪怕在我看来是比较整齐的)都会说:“诶你看这些你要着干嘛?平时也没看你用啊?摆的也不整齐,还不如丢了。这些这些这些,你都需要吗?不需要我甩了。……”额,我可以说我很无奈不?(慌)
因为我自认为,做为家长,我还是尽可能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会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尽可能的尝试着去理解孩子,陪着他成长。
我以为我做得很好了,可看了儿子文中说到的情形,我又觉得太过形象,那可不就是我的表现吗?我可不就是一直这么要求的吗?但是这个要求,并不因为是我更年期的原因,我就是喜欢到处看起来都是整洁有序的,看到杂乱无章我的情绪就容易受影响。以前儿子小的时候,可能就亲自动手给收拾了。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就觉得他也应该学会把自己所处的环境保持整洁,就会对他有一定的要求。
虽然每次提出要求时,儿子或迅速或磨蹭但最终还是能按我的要求去完成的时候,就以为他从心里是认可我的习惯的。现在看来,倒也不能说他不认可我的习惯,可能更让他觉得难以接受的是我说这些话时的态度吧?或许我若是能好好说,就不会被他专门写文吐槽我了?
可是,我就是这样,一看到杂乱无序,就会心头火起,语气也就不那么好。以前从来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因为感觉是他们没有遵守我的规则,而且屡教不改,自然就不会有好脾气了。可看了儿子的文,心里就在想,我这是在利用我作为家长的权威吗?我只是强行的按自己的喜好提出要求,却并不去管他是否理解这样做的意义,达到要求,简单的夸奖一句;不然,就是一顿狂轰乱炸。换作是我,可能也会难以接受。
问题既然被你抛出来了,我的习惯已经很明确的摆在这儿了。那么,我想请问,我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处理这样的事情呢?你是否可以给我一个很好的建议?
我想,我还是很能接受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的。希望我的改变,能让你找到青春期的存在感。但是,我又有些新的担忧:会不会我表现得太好,你更没有机会刷你青春期的存在感了?
若干年后,你会不会有些遗憾:我的青春期啊,怎么就那么平平无奇呢?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