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对食物没有要求,吃饱而已;对居住没有要求,安逸而已;对工作勤奋敏捷而言语谨慎;遇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其优点并纠正己缺点,这就是好学的表现。”
孔子认为,君子,不会特别在意自己的饮食与居处,工作勤劳敏捷,谨慎小心,常常检视自己,向修养好的人学习。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可推测孔子认为,物欲不是追求的目的,完善自我修养才是追求的目标。完善自我修养既能保身亦可得物,前者为本,后者为象。
人活着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以及精神独立,这样就不会短视的去计较私欲得失,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孔子不但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生存,还希望他能够好好地生活。人满足生物的或物质的生存需求后道德的或精神的需求是有异于禽兽的更高层次的追求。这种追求符合人之本性,且符合人推崇之本性,在这个由人组成的社会里,追求此种境界似乎是最有价值的追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