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高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得内卷或内耗,消耗了自己的能量,有时还不自知,就像在一个漩涡里,迷茫而努力,挣扎着而不得解。
我说的“神力”又是什么呢?我想借助这个“神力”这个词,来表达多种意思:稳定的、中正的、和自己在一起的,有明确的方向而持久地前行,不受他人影响、充满智慧的、能量的,内心充满良知的,让天理呈现的状态。人人皆圣贤,人人都有神性,我们只要善于觉察、修行,就可以将我们身上隐藏的圣人之面,神性之力发挥出来。
那如何拒绝内卷内耗,从而将自己的“神力”挖掘出来呢?
内卷和内耗有重叠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内卷更强调在一种环境或关系里,前提是有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才有内卷,被动地努力,被动的“卷”入一种竞争。而内耗,更强调的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自己较劲,过不去,消耗了自己的能量。
一、如何拒绝内卷:
1、找到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定位,笃定前行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定位,我们很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很容易被他人现在的成功所吸引,茫茫众生中,修行不被他人影响的定力一定是要有自己的定位,就像我们学习阳明心学一样,这是我们走的一条大道,不管旁边有什么的评价,我们始终朝着这个方向前行,便不会被他人评价影响。
2、减少信息涉入,适当做一些减法
现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各种信息四面八方而来,好处是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丰富,但同时也很容易给我们带来困扰甚至选择的烦恼。面对这些,我们适量减少一些涉入的机会,信息有时“够用”就好,也可以避免卷入一些漩涡。
3、放缓节奏,慢下来
这个时代太快了,快的让人来不及回味,旧的己去新的已来。我常常想古时候的人们为什么创造了那么多的哲学思想经典文化而经久不衰,在今天以及更遥远的未来仍然有指导意义?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沉淀,他们去一个地方需要很久,学一个知识需要很久,学完之后在心中思考、沉淀、发酵还有很久,所以,就会有很深刻的思想性产生。所以,我们也有必要适当放缓节奏,慢下来,在自己输入之后,有个消化内化的过程,这样我们能量就充足了,也会慢慢地远离内卷。
4、接纳自己,活在当下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圣人修行时的状态。可见圣人修习时的深度专注。因为专注而快乐,因为专注而提高了自己的修行。我们这一代人常常在追求“效率”,同一时间做多种事情,搞得心力交瘁,卷得不能再卷了。
二、如何拒绝内耗
1、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面对迷茫困局,从中正的内心出发,梳理清楚,做个清醒的人,找到人生目标,放弃追求完美,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自然就不会有内耗。
2、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有的人常以他人的标准或价值体系来要求自己,常常失了自我。叔本华说:“人性有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并且常常检验修正再前行。
3、勇于面对自己
我们有时无法接纳自己的一部分,有时对面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懊悔不已,有时对未发生的事情又焦虑,勇于面对自己,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就会减少自我的消耗。
4、停止设限,扩展边界
董卿有句话说的好: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新鲜,有活力的,拥有着无限的可能。
5、停止拖延,马上行动
奥巴马当选总统时,有人问他:“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他回答了四个字:总是提前。今日事,今日毕,永远不要把问题拖到明天再处理。有想法就行动,迈出第一步,方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这样就会减少一些焦虑。
三、唤醒自己的潜在能量
无论处于忙碌状态,还是休息状态,及时回到自己身上,去感知自己的身体,心灵,起心动念,时时带着觉知,事事觉察自我,和自己在一起,便会逐步唤醒自己的潜在能量。就像阳明先生说的“动静只是一个。”我们静时存养天理,动时按着天理在事上磨炼,天理慢慢呈现的时候,也是我们能量积蓄的时候。有了智慧有了能量,便自然能远离内卷远离内耗。
四、建立意向画面,陪伴内心成长
这是我带领大家做的一个意象,有助于在潜意识层面帮助自己陪伴自己成长。
想象来到大自然,看到一棵高大挺拨的大树,向上向阳,风雨不倒,一年四季稳定、中正,无论刮风下雨,它都那么稳定而中正矗立在大地上。想象你现在就是这棵大树,高大挺拨,稳定、中正,有足够的能量应对自然界的风雨雷霆……建立稳定而中正的内心状态,可以陪伴我们内心成长,唤醒本自具足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