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新时代干部队伍的"思想熔炉"

      近日,中共中央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正式发布,这份承载着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使命的重要文件,既是对党校事业发展的制度性规范,更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锻造执政骨干队伍的战略部署。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条例》的修订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为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清晰蓝图。

      以理论创新铸魂,构建思想引领新格局。《条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部署紧密结合,构建起"原原本本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的三维学习体系。通过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课,开发"党的创新理论案例教学库",建立"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书房走向课堂、从文件转化为实践。这种系统化的理论武装工程,正在重塑干部队伍的"思想基因",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以体系创新赋能,打造培训供给新生态。针对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供需错配问题,《条例》创新提出"基本培训+专题培训+网络培训"三位一体模式。通过建立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程共享平台,推行"菜单式"选课与"订单式"教学相结合,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央厨房"。特别是在基层干部培训中,创新实施"田间课堂""板凳夜校"等沉浸式教学,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全链条、精准化的培训体系,正在破解"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的难题。

      以机制创新提质,激活内涵发展新动能。《条例》首次明确"党校教师准入退出机制",建立"党政领导上讲台"制度,实施"名师工程"与"青苗计划"双轨培养。通过设立"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基金",建立"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推动形成"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决策"的良性循环。在考核评价方面,创新实施"学员成长跟踪系统",建立"培训-使用-发展"全周期档案,真正实现"干得好才能学得好,学得好才能用得好"的良性互动。

      以制度创新固本,筑牢从严治校新防线。针对党校办学中的突出问题,《条例》划出"十条红线",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通过实施"学员临时党支部"全覆盖,建立"党校+纪委+组织部"联合督查机制,推行"培训承诺制"与"学风考核一票否决制"。这些制度创新,正在重塑党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使党校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的净化之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条例》的修订实施,标志着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进入质量提升新阶段。它不仅是一部制度性文件,更是一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施工图"。当党校的课堂与时代同频共振,当理论的火种点燃实践的引擎,我们必将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