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学到了: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译文】
1〉第一种理解:夷狄尚有尊君之礼仪,华夏却是君臣失位,不如夷狄。
2〉第二种理解: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仪,中国虽无君,但有“礼乐”文明的传统,即使是无君,也能靠这些典章制度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这就要比只有国君而没有“礼乐”制度的“夷狄”要好。
【解释指向】
古今学者对本章的两种解释虽然截然相反,但每一种诠释都有鲜明的指向和作用,前者指向了历史和时事,后者指向了文本和传统。
联系部分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素质,您是怎么看待当代中国人的文明传承?
1〉有不尽人意的一面。例:卢浮宫用中文书写的请不要大声说话;泰国厕所用中文写的请不要随地大小便……
2〉行为上粗暴,有道德在其中。例:年轻人不跟老人动手;男人不跟女人动手……
3〉华夏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可以通过自己去改变、去消融。例:疫情隔离,中国人听话照做,把损失降到最低。
中国文明与异族文化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
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展开平等的对话,不仅要以夏辨夷,用华夏文化改造夷狄,还要以夷辨夏,用异族文化丰富华夏文明。
心得体会:
1〉感恩梦秋老师深广浩瀚地讲解!仰望秋老师广博无垠的知识量!效学秋老师心缘大众的慈悲心!
2〉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虽屡经曲折磨难,却一次又一次地哀而复兴,蹶而复振,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华夏文明五千年来绵延不绝,永远值得我们骄傲和自信。
3〉珍惜华夏文明的“礼之本”、“礼之用”,在平常生活中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