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沉溺痛苦时,往往沉溺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关系。
很多时候,看似我们很迷恋痛苦,很拧巴,在一件事中反复思量,不断向旁人诉说自己内心苦痛,不愿意在哀痛中走出来。
其实真相不是无法走出来,而是潜意识里选择了不要走出来。
沉溺在痛苦,反复咀嚼当初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虽然让我们难过。但同时,也会涌起一丝诡秘的安全感。也就是仿佛和那个回不来的人可以借着这样的契机隔空链接。
而这,能给我们内心形成一种假象,就是关系仿佛没有断掉,这个人从没有离开。
而如果想往再深一层追溯,就是当我们离开关系时,内在的分离焦虑会被点燃,所有小时候恐惧被抛弃的绝望,恐惧都被激活。
为了让自己陷入无回应即绝境的困境,只能不断用幻想跟对方链接,形成类似隔空对话的方式缓解内心焦虑,安抚自己。
事实上,很多伤害,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我们无法回到没有发生过的时候。这些没有结痂却被一层层防御埋藏起来的旧患,会不断在类似的事情上再次浮现,将我们陷入同样的心灵困境制造新伤。
在这样的困境面前,我们有两个选择。
第一种就是让自己沉溺在受害者的姿态里,不断陷入指责别人或是怀疑自己的循环里走不出来,最后演变成攻击性满满,控诉童年,控诉这个世界。
而另一种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如果本身从父母,原生家庭那里获得的资源很贫瘠,那么我们就放弃从父母那里获得救赎,获得情绪价值的幻想。
同时,也放弃通过指责去潜意识认同父母。
而是利用有限资源,通过关系去探索,去成长,去化被动为主动,去打猎,去探寻。将眼光放在大千世界,而不是沉浸在狭隘的痛苦一隅。
当你愿意走出幻梦,面对真实,触摸真实,那么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