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今年过年时,去参加三爷的葬礼。在殡仪馆,叔叔和我描述三爷临走时的情景,他提到了这本书。
前几天也不知什么原因,我买了这本书。书拿到后,看封皮,“藏”味儿很浓!如果是以前,我根本不会看这样的书。这次不知是什么原因,竟让我花了两天时间,啥也不干,就看这本书,或许是对死亡过程的好奇吧!
生、死、轮回,是一个整体。一开篇就先讲“生”。这一部分我看的很舒服,和我现有的认知、观点比较契合。人生最能确定的一件事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一定会死。既然如此,生就是在为死而修行,在生时,修行的好。在死时,才能更安详、不恐惧。
修行重在修“心性”。我理解的时,就是我们常说的“向内看”,不断的反省与改变,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体悟生命的真谛。修炼心性的方法:把心带回家、放下、放松。修炼专注力,以及修炼专注力时的禅坐方法。这一点和我一直在练的正念,非常像。当然,书中作者也提到了“一行禅师”,这让我更有兴趣看完一行禅师的所有著作,从而更加了解他的思想。也有助于我去了解索甲仁波切的观点。
然后就是生时的“业”,“慈悲和爱”可以帮助我们去除业障,虽然“业障”这个词平时很少用,但是慈悲与爱也是正念修行者的心念素养。
书中还让我很有共鸣的时临终关怀,这里的观点和之前看过的阿兰医生写的《最后的告白》这本书中的观点一致。或许阿兰也看过这本书,受此启发?也许这是对人的关怀,尊重生命的共识吧!
现代发达的医学水平,让人们总想在濒临死亡的时候用医学设备来对抗死亡。面对正常的寿终正寝,我们应该选择接纳,并做出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说,如果有可能,就让人们能提前知道自己即将死亡。那么,可以和亲朋好友好好的告别,回到自己最熟悉、喜欢的地方。亲人们不要用眼泪来为其送行,而是安静的、慈悲地、陪伴在身边。以便让人能够安详的面对死亡。用最温暖的方式,离开这一世,或许是逝者最期望看到样子。因为亲人的哭泣与悲伤会让逝者从生门走向死门的过程变得无比痛苦和恐惧。
书的后半部分讲到的“回阳人”“轮回”“转世”,以及整个死亡过程,用什么咒语去帮助减少死亡的痛苦,用什么姿势去死最好......这些,我还不能完全相信,毕竟接受了几十年的科学教育,对此还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或许是我的“悟”还不够。
不管怎样,一本讲生死的书,把生的修行讲了,至于死及死后的事情,虽不得而知。但是能做一个持续反应与改变,怀有慈悲之心和大爱的人也不枉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