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一天,领儿子回老家参加亲戚家孩子的生日宴。如果不是亲戚家孩子过生日,我也极少会回老家一次吧。现在的老家,跟以前那个我成长的地方已经完全不同,很难说它是变坏还是变好了,至少对于我来说,它已经变得让我足够陌生。
下了中巴客车,我领着儿子一路从车站走过去,路过我曾经读书的小学,教室的砖瓦房早已被拆除,建成了工厂。因为近几年农村孩子减少,附近村子的几个小学都停办了,孩子们全都集中到了镇里的中心小学。那个承载我满满的童年回忆的小学早已不复存在。
曾经小学的旁边是一条河,河水清澈,里面有各种小鱼甚至还有个头很大的河蚌。记得当年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一到活动课,我和同学们就都跑出去到河边玩,放学了就去河里捉鱼,河水很浅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危险。那时河面上有一座由水泥板搭建的小桥,那是我们上下学必经之路。现在小桥没有了,建上了可供大型车辆行驰的宽敞的大桥。我领着儿子站在桥上,我说:“咱们观察一下,看看这水里还有没有鱼。”桥下是浑浊的已经泛着绿的河水,任我们两个盯着这河水看了半天,可哪里还有什么小鱼的影子。
继续向前,那条通向村子里的坑坑洼洼的黄土路,早已变成了一条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原来路两侧的田地果园,现在已全部被蔬菜大棚取代,还有几户圈起了的养牛棚,传出一阵阵牛粪的臭味。这几年农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家家户户都在发展副业,有种果蔬的,有养家禽牲畜的,钱是多了,但是农村的生态环境也被破坏了。
走进我曾经生活过的村子,迎面走来的,全都是陌生的脸。我高中的时候离开这里,在外地读书,这里就成了我偶尔会回来的地方,直到父亲去逝,母亲彻底搬离农村。二十多年过去,人们都已经变了模样,如果不是这样一个聚会的日子,即便我一年回来一次也不会见到以前的老邻居们。走的时候是少年,再见的时候已是中年,照着以往依稀的模样打个招呼,然后感叹,都变老了,岁月不饶人啊。
酒席是热闹喧嚣的,村子里吃酒的习惯还是老样子,一家办酒席,半个村子的人都会来参加,以前都是在自家院子里摆摆桌子,现在村子的中心区域,竟建了一座类似于宴会中心的地方,办酒席也有了一条龙的服务,不用担心风吹雨淋,主办方出钱,承办方出力,跟城市里包个饭店吃饭也没啥区别。
儿子说,这酒席跟他想得不一样,他想在露天的院子里吃饭,竟还问我现在农村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显然我领他上农村的次数有点少,关于农村的现状跟他讲得也不多,让他以为农村就是象某些书中描写的那样贫穷落后,看样子还是要多领着他体验生活才好。
要说现在的农村,年轻人大都出门打工,或是自己开个小公司,年纪大的在家种种地,养养殖,一般都是城里买套房,农村自家的住房也建得象个小别墅,天冷了就去城里住暖气楼,暖了就回来种地,比城里人过得富足潇洒。说起经济头脑,城里的打工族们还真没有农村人的头脑灵活呢。
吃完饭,赴宴的人跟主人家打个招呼就各自归去,邻居们一般会将自己餐桌上没吃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还有一些剩余的没有盛上桌的菜,主人家会分装好一袋一袋的,送给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临走时,亲戚递给我一大包的菜,让我给我妈捎一些回去,我推辞不过,便只能拎着。还好路上遇到一辆出租车,直接坐到了自家楼下。
领着儿子拎着菜,到妈妈家,给妈妈讲一讲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吧,我知道她也想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