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聊斋《罗刹海市》

读聊斋《罗刹海市》。篇末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意思是说:社会上的人都用假面迎合世人,世情像鬼域一般的阴冷。人们都喜欢坏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公然以正人君子的面貌在社会出现,不被你吓得逃走的人,大概就很少见了。

美男子马骥弃儒从商泛海来到"大罗刹国"。"罗刹"是梵语的"恶鬼",成了国名,意味深长。罗刹国以貌取人,以丑为美,越丑官越大,宰相长着三个鼻孔,两个耳朵都像牲口一样背生。官位低一点就丑得差一点,长得多少像个人样的人,穷得吃不上饭。

俊美的马骥在罗刹国成了最丑的人,人们看到他就吓跑了。当马骥以煤涂面作张飞时,罗刹国的人惊叹:你原来那么丑现在这么漂亮,推荐他做官。

故事听起来荒诞,却折射出深刻的道理。以丑为美,指白为黑,其实也屡见不鲜。只是我们很少会停下来想一想。

再者,此篇故事,语言很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蒲松龄的《罗刹海市》是一篇奇特的寓意小说,以罗刹国的颠倒妍媸隐喻现实,以龙宫的器重文士表达理想,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
    河滨散人阅读 2,035评论 1 25
  • 作为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其继承了汉唐以来“发愤著述”的优秀传统,一改封建社会将小说...
    深巷寒犬阅读 1,822评论 3 43
  • 七夕到了,想必你在朋友圈、微博和抖音等平台上吃尽了狗粮。传统节日“七夕”在这个酷热的暑夏给了相恋人群一丝慰藉...
    卫旭阅读 1,489评论 0 0
  •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成书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其中有十篇涉及海洋故事,分别是《海...
    深巷寒犬阅读 1,488评论 2 34
  • 一 “这种事,锦衣卫做了嫌脏。” 洪熙元年二月,应天府出了件不大不小的案子。先是,成祖治下二十余年, 重...
    ARUNANHUI阅读 1,317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