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量的人才,需要有魅力的课堂
——《魅力课堂》第一次读书感
马丁·路德·金曾说:“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其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其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其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其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低。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我仅从作者引用的这句话中就体会到了他的大视野和大情怀。探索魅力课堂,就是在践行习主席在2019年教师节的寄语:“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育人本领。”改进课堂教学,为国家培养有力量的人才,需要有魅力的课堂,有内涵的教师。
一、理解成长,重新定义课堂
对于课堂,我们曾努力地摆脱无效和低效,只为追求高效。但是,在这本书中,却提出了“魅力课堂”这一概念,并以此作为书名,让课堂重新焕发“魅力”,又会是什么样的魅力呢?课堂不应该是朴素的吗?我带着这样的困惑读完了《从追求“高效课堂”走向追求“魅力课堂”》这一节,“成长、学习、课堂”在我的眼前铺开了一幅充满温情的学科育人画卷。
成长,本质上是自我的突破与自我超越;学习,应该是生命成长本身的需求;课堂,要考虑学生的精神、心理、思想发展的需求,要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性。而魅力课堂的价值在于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化课堂”,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新问题产生探索的兴趣,教给学生的是系统知识的体系。魅力课堂,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点燃他们的梦想。
如何让课堂教学充满魅力?课堂教学首先是教师展示和提升教育理念、教师智慧的舞台。其次,课堂教学的魅力体现在让学生在温暖安全的环境中乐学,在有效的思考中丰富智慧,在开放的课堂中感受知识的有用,自我的价值。
其中,“魅力课堂推动分享”帮我深化了“分享”的内涵。我们所理解的分享就是交流,如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交流,师生之间融洽的沟通。但作者认为,分享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让我想到了《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的“他者贡献”这一观点,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作者特别用了“推动”这个词,可见学生能否获得存在感是需要我们教师做出努力的,而“分享”涉及的内容和话题更让人感到独特而有价值。作者认为,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独特的见解,思考的过程,成长的体验,思想的发展。还应该让学生参与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的评估。比如,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掌握某一具体的知识时所应该付出的努力。写出什么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他们需要哪些辅导,他们将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谈谈对于教学的评价和他们对于班集体的感受,以及有关这个班级的想法等。这样的“分享”,学生是有尊严的,是有远见卓识和高尚品格的人才。
作者通过艰辛的探索中,终于为我们勾勒出“魅力课堂”的模样,它是基于尊重学生的美好天性,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努力让教学迸发智慧光芒的课堂,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发展的改革行动。
二、理解课堂,重新定义教师
“错误、失败、正确、成功,都应该让学生体验。”魅力课堂逐渐将我们的思考转向了教师本身。教师要如何修炼,才能构建出这样充满魅力的课堂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的舞台。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变革,科技日新月异,未来国际展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是人的大脑。所以,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积极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关于思维的重要性,新课标中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思维能力”,这本书在推荐序中也写到:“一堂好课,就在于能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在“深度”课堂上发力,理解学习发生的逻辑,关注学生的脑力劳动。
其次,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体验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巧干比苦干重要,勇敢比畏缩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今天的教师要用智慧做教育,努力实现不为学习而赢得学习,不为成绩而赢得成绩,实现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和谐发展。
第三,通过阅读提升教师的内涵。朱永新教授说:“阅读,搭建精神的阶梯。”教师内涵的提升,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阅读。读书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需终身学习。读书是一个伟大的公益事业,是一笔无形的财富积蓄。阅读是一种静修,有时轻松,有时清苦,有时乐在其中,有时需要劝解。然而不管怎样,阅读都是一种回报最大的投资。
让读书成为教师永久的时尚,让读书成为教育未来的希望。我希望自己在课堂改革的实践探索中,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