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与读书会的活动,也借此机会分享了一些有关于自己做手帐的经验,没想到也引发了书友们的好奇心。
当被问到为什么做计划手帐的时候,我总是会回答:为了管理自己的时间。
当和书友聊起我如何管理时间时,我发现,我从来没有总结过自己管理时间的方法。明明是一件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却很少去总结反思自己到底是怎么做的,倒是成了自己的“熟悉的盲区”。
我的时间管理启蒙书是《番茄工作法:从入门到精通》。
这是我培养阅读习惯之后看的第3本书。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时间管理”完全没有概念。在学校里,珍惜时间的教育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时间就是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些金句时常挂在嘴边,对学生说得多的就是“有玩的时间不如多看几本书、多写几道题”,也经常会教育学生要“合理作息,劳逸结合”,但能够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呢?
有些重要的经典话题,譬如时间、生命之类的,因为平日里说教太多,反而成了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东西,但如何让这些内容真的成为身体力行的东西,完全说不出个所以然,自己不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周围的朋友同事也很少提及。
包括我在做了一年的计划手帐之后,因为“时间管理”这件事情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快成了我每天下意识就在做的行为,也会不知不觉间忘记了自己在做“时间管理”这件事。
在和朋友提及我这一年的成长时,我会说写作,会说阅读,会说手帐,会说习惯,唯独时间管理这件事,我会谈及却很少细说。原因就在于——太过平常,平常到让人不知不觉地就把它遗忘。
如果要说我时间管理的方法的话,首先要提及的,大概就是“二八原则”。这条原则在我讲习惯的时候,也是必然会提及的一条。
二八原则,也叫作80/20法则、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则,原本是经济学中的一条定律: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80%的人仅占有20%的财富。拓展到其他领域的话,这条法则可以概括为——20%的投入能带来80%的产出,而另外的80%仅能带来20%的产出。
这条原则不仅在《番茄工作法:从入门到精通》,以及我后来看的《吃掉那只青蛙》里会看到,在我很多看过的书里几乎都会提到这样一条法则,可见其运用范围之广泛。
我是这么运用这条原则的:把当天要做的事情全部列出来,然后按照二八原则定义优先级。
比如说,我会有写文章、画手帐排版、录视频、学日语的任务。
对我来说,写文章这件事非常花费时间,大约在1.5-2小时之间,一旦做完了这件事,我的大部分需要创意和灵感的脑力活也就做完了,是属于20%的那件事,所以我一般会把这件事作为第一要完成的事情来做。
写文章完成之后,学日语是与我的目标相关的、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在剩下的三件事中属于80%中的20%;而画手帐排版、录视频可以算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会有选择性的去完成(这里的前提是画手帐排版和录视频不属于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是属于“一周内”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在一周的时间里可以根据情况自由调节)。
在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了一个“全局观”之后,就能合理安排时间去完成。由于人是擅长偷懒的生物,如果没有这样的“全局观”,很容易会去选择那些看起来简单、却做起来没完没了的事情。
在二八原则之后,就是“番茄工作法”了。
我所理解的番茄工作法,其实是对于时间管理来说更为具体的一种管理方法。这里的“番茄”指的是发明者所使用的“番茄型计时器”,就是用于厨房的那种计时器。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设定25分钟的番茄钟,在这25分钟里集中注意力做事情,25分钟到了之后,不管有没有完成手头的事情,都停下来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往复,一件事完成之后可以计算一下用了多少个番茄钟。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一个番茄中的时间里被外界打断,就把打断次数记录下来,然后马上回归手头的事情;在5分钟的休息时间里,可以起身走走、喝点水或者上个厕所,但是绝对不要玩手机。
在我看来,番茄计时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提高做事效率。
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是无法同时处理两件以上的事情的。在两个事情处理切换的过程中,人脑会花上好几秒的时间才能从一件事上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所以经常性的切换,会导致能量消耗的浪费,看上去两件事同时做会很快,但实际上并没有逐个攻破来的效率高。
由于我们生活中总是处在这样的切换状态,加上现在这个社会能够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是在太多,各种手机APP层出不穷,导致了我们现在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事。所以我认为在时间管理的初期,运用番茄工作法让自己集中精力做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能够提高做事效率,也能在反复使用番茄工作法的过程中让注意力得到锻炼,从而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这也是我在时间管理初期运用的方法,但是现在由于能够很好的控制注意力,所以番茄钟反而不怎么用了。当然如果遇到一些状态比较差、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状态不可能总是保持最好,起起伏伏才是常态),就会开启番茄钟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我现在在用的一个手机APP“Lemon Tim”,是一款屏幕时钟,带有番茄钟的功能。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就会把屏幕时钟开出来,放在看得见的地方,这样把手机当做时钟来用,也减少了我碰手机的次数;如果依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再开启番茄钟(可以自由设置时间)。用起来非常方便。
在我的时间管理当中,用“二八原则”和“番茄工作法”已经足够应对我的大部分情况。
我之前看杨健老师的《用手账管理时间》这本书,里面介绍了用“时间轴+4色哲学”进行时间管理的方法,我也曾尝试用过,但对于我这样一天里做什么事情、做事的内容都已经相对固定的人来说,有些不太适用了。这本书里的方法可能更适合那些工作和生活挑战性变化比较大、每天工作内容都不一样的人。
当然市面上讲时间管理的书和课程非常的多,比如说GTD(Get Things Down)之类的,每种时间管理方法都有其特色,最重要的不是照搬,而是在学习和调整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方法。
说到底,时间管理其实是帮助我们找到生命平衡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可能为了工作放弃生活,也不可能为了生活放弃工作,只有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