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1

中原焦点团队刘君(网中28期)坚持分享第252天(2022年2月11日)

根据受督者所提的问题与情境,督导者加以逆向操作地探问不同于受督者所提的问题与情境,而使受督者产生逆向思考,并能激发其运用内在已具有的经验与专业能力。可分为三类情况:

(1)以假设性语句邀请受督者思考:“如果受督者认为的问题不存在时”,受督者的反应与处理,会与现在有何不同?例如:

当你对自我的高要求(或别人的期待压力)不存在时,你的表现会跟现在有何不同?

当你不再被这些问题干扰时(或能顾及所有的考量时),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2)由督导者提出一个与受督者“现存状况不相同”的假设情境,询问在此情境与条件下,受督者的反应、考量与做法会如何不同于现在,进而讨论受督者认为如何处理与介人才会是最佳选择。其如:

如果你不再坚持要先处理当事人的情绪时,你会介入的方向又为何?

当你在咨询中,是更能注意当事人的目标且同时较接纳你自己的焦虑时,你猜当事人会看到你有什么不同?

(3)直接询问受督者“最坏情况真的发生时之情境与预备”;举例来说,询问受督者:对于当事人情况变糟了、对受督者真的失望了、当事人真的结束自己生命了、咨询历程真的没有按照受督者的期待发展时等情境,受督者的反应与处理又会为何。

具体例句如:

如果当事人真的不想再继续咨询了,你会怎么做才能符合你一直最在意的方向--对当事人是有帮助的?

特别当受督者非常担心以及想避免最差的情况发生时,督导者会特别引导受督者思考如何避免与转化危机,或者,直接提醒受督者需接受伤害与遗憾发生的可能性,并将此可能性与影响力降到最低。例如:

虽然当事人的母亲不知是否真的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你觉得现在当事人与你做些什么,可以降低这事发生的可能性?万一真的不幸,他的母亲过世了,又有哪些能冲击较小或有立即可介入的资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原焦点团队高级6期肖巧风,坚持分享第675天 督导收获 1.什么是神经症?有自知力。看是否影响社会功能了? 精神...
    凤舞九天阅读 2,523评论 1 2
  • 今天我为你解读的是这本《乌合之众》。这本书看起来并不厚,但绝对算得上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流量担当和话题之王。 这本书的...
    陈奕和阅读 4,425评论 0 2
  • 落幻(016)——被“曝光” 拍照的人收起相机,看了看里面的照片,露出一抹阴险的笑:“这下看你怎么办!” 工作室里...
    无谓而无畏阅读 1,397评论 0 0
  •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18、中19、讲11,吉红坚持持续读书打卡第826天。 摘录: 我愿意,我可以,听上去差不多,意...
    婼曦阅读 2,607评论 0 0
  • 又是一年推荐书单时,领导问我们,有没有想看的书,公司给大家一起买,当然是营销类的。 去年,领导小姐姐给我推荐的《引...
    爱爱不息阅读 2,8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