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如果你老实本分,不给领导添麻烦,什么事都忍让,那么恭喜你,没多久,你就会成为单位里公认的软柿子!

期待已久的《长安的荔枝》,终于上线了,对于极度爱好历史的我,当然不会错过这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大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口荔枝,博美人一笑。

一段伉俪情深的爱情故事,让荔枝成为了权力与欲望、爱情与亲情等生活元素的写实。

从而借古喻今,揭示了权力倾轧下的生存智慧与人性挣扎。

公元755年,长安城暴雨倾盆。

唐明皇一纸敕令——要在贵妃生辰前,将五千里外岭南的鲜荔枝运抵长安。

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此令实为不可能之任,被官吏层层推诿,最终迫使九品小吏李善德接盘。

我从《长安的荔枝》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普通人的生存法则:

李善德从“职场棋子”到“荔枝农夫”的蜕变,印证了“眼前的不幸或许是一场绝处逢生”。


伤害老实人的成本——太低

满朝皆知这是死局,却无人敢言。

只因权贵一句笑谈,蝼蚁便要以命相搏。

天宝年间,上林署九品小吏李善德本该去查新宅,却撞上岭南运鲜荔枝的烫手差事。

宫中早有旧例,荔枝须蜜渍三日成脯,可今春圣意突变,非要六月初一前送上岭南鲜果。

岭南距长安五千四百余里,荔枝离枝三日便失色香,这等绝活原是尚食局的死差却落到了李善德头上。

因为同僚的戏耍,当他发现敕令上被偷贴的"荔枝煎"变成"荔枝鲜"时,浑身一颤。

上司刘署令去还假意上前安慰:"圣人都看着呢,办好了前程无量!"

满堂同僚眼中的那丝戏谑,分明藏着的是幸灾乐祸。

这场景不知道你曾否见过?

销售部门的领导,画着大饼让老实人接下不可能完成的项目时,同事表面同情,实则是袖手旁观。

你越老实本分,越有人把烫手山芋往你怀里塞。

在人性最底层——当一个人被视为软弱可欺,伤害便会接踵而至。

"为什么别人敢在你身上做坏事?"

因为伤害你的成本太低。


弱者的绝地反击——拼死一搏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的命运,李善德选择了竭尽全力拼一把:“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李善德在寻找果园的同时,向果农取经学习荔枝的“保鲜法”,尝试了“盐洗隔水之法”,将荔枝用盐水洗净后放入双层瓮中密封保存,并在外层注入冷水以降温。

然而,即便是如此,荔枝也会在第四天晚或第五天一早便开始出现“变味”。

面对重重困难,李善德并未退缩。

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最终采用了“分枝植瓮之法”,他截取带有果实的荔枝树枝,将其插入装满营养土和特殊养护液的大瓮中,以此延缓荔枝的衰败过程。

正如李善德接下“荔枝使”死局时的顿悟:

“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

此举道破:“当退路断绝,唯一生机在于向死而生。”

他通过精确计算保鲜时效、反复测试运输路线,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印证了“执行力是破局核心”。

而吴军在《见识》里也有这样一句话:

向死而生的生活态度,不仅没有让我的生命缩短,还让我工作和生活得比较有效率。

人生在面对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时,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追求真正重要的事物。

这种态度可以促使外面减少无谓的消耗,专注于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从而让生命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独食者的葬礼——利益江湖

在运输荔枝这个过程中,李善德克服了技术上的难题,接踵而来的是应对各方的阻碍和挑战。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实验出了一份可行性很大的转运之法。

而李善德把转运之法计算的头头是道,却唯独没有算出人性的险恶。

户部审查后声称,此次荔枝转运方案流程不合规定,无法予以经费支持。

太府寺回复表示,当前财政紧张,无力调拨足够冰块以供荔枝保鲜之需。

兵部则解释道,现有驿马多已调配他用,目前阶段难以提供额外驿马资源。

当代职场中的跨部门沟通合作、资源限制及流程管理挑战,不正考验了个人与团队的协调创新力。

同时,也揭示了责任推诿现象,阻碍效率并影响士气与竞争力。

要克服这些障碍,才能在团队培养出协作精神,提升问题的解决能力,乃至关重要。不仅能促进内部和谐,还能确保目标顺利达成。

而当时的李善德不解,自己竭尽全力办好差事,怎么就无解了?

幸得好友韩洄的指点:“你把新鲜荔枝运来京城,除过经略使外,要得罪多少人?你做成了这件事,在圣人眼里,就是他们办事不得力。你那转运法是打他们的脸,人家又怎么会配合你呢?”

李善德恍然大悟之下,韩洄又提醒他:“你若在转运法山附上一份谢表,说明此事每个部门助力良多,还有人不配合你?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幸而,李善德在绝境中得遇杨国忠,献策转运荔枝,获赐银牌,终将荔枝成功从岭南运至长安。

然而,背后是无数百姓的辛劳与牺牲,使他深刻体会到权力与名利的沉重代价。

原来所谓流程,不过是弱者才需遵循的规矩。

曾国藩也强调过,“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一个人在逆境中奋起的过程中,识见、才能与机遇的重要性。


结  语

荔枝转运路线图上的墨迹未干,长安城已响起渔阳鼙鼓。

李善德跪在岭南的荔枝林里,突然笑出眼泪——原来贵妃生辰宴上那枚晶莹剔透的荔枝,早被权力蛀空了芯。

今日职场之人,谁不是现代版的“荔枝使”?

我们如同他一般精确计算着每一个KPI节点,犹如丈量驿站;穿梭于部门间的明争暗斗,恰似他打点州县;在996的工作模式下,努力维持那份最初的热忱。

当有一天,你的努力被他人掠夺,你不得不强颜欢笑表示感谢;当你的心血被窃取,还得帮忙润色PPT时,请铭记李善德用流放换来的教训:

为了生计可以弯腰,但不应让脊梁彻底失去弹性;能在体系内灵活应对是一种技能,而不被体系吞噬才是真正的智慧境界。

亘古不变的是,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境地,都要保持自我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让外界的压力和诱惑侵蚀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首发公众号,文责自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