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了新收获,刚才写了篇短文,交给DeepSeek修改了一下,发现它真有点水平,在语言的润色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比我厉害多了。我的贡献大于95%,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明天就是除夕了,昨天在家大扫除,洗了一整天的窗帘并重新挂好。今天早上,我先去接老伴下班,随后我们驱车前往乡镇,准备买些烟花,为明晚的除夕夜增添几分喜庆和氛围感。
我们先到了小枧镇,逛了几家超市,都没找到卖烟花的地方。于是,我们又驱车前往松桠镇。在导航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十九中所在的商业街。街道两边停满了汽车、三轮车和电动车,交通十分拥堵,车子开几米就得停一下,走走停停,行进缓慢。为什么这么堵呢?春节临近,镇上买卖年货的人络绎不绝,男女老少挤满了街道。菜市场也在这条街上,老伴中途下车想买条鱼,却空手而归,说是卖鱼的商贩忙得不可开交,剖鱼都来不及,实在等不了。
好不容易驶出拥堵路段,我们依然没有找到卖烟花的商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我们又开车到丰谷镇。丰谷最繁华的街道上人潮汹涌,可惜仍然没有见到商家卖烟花。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走二环路去吴家镇碰碰运气。
到了吴家镇,我们发现这里的镇容镇貌比丰谷和松桠都要好一些。房屋外墙统一采用红砖,一楼加上了柱子,建起了骑楼,外立面用石材装饰,颇有东南亚和欧式风格混合的感觉。除了商业街熙熙攘攘,其他街道并不拥挤。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卖烟花的小店,选购了两样烟花:45元的“3分钟”和68元的“加特林”。原本还想买“孔雀开屏”,但这家店已经卖完了。于是,我们又转到其他街道,逛了几家店,终于买到了“孔雀开屏”和其他一些小烟花,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归途。
我们所在的区只有吴家和杨家镇两个乡镇允许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我们买的烟花是准备明晚拿到妹妹家乡下的院子里放的。想到明晚烟花绽放的璀璨场景,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上午买烟花时,听到一位妈妈对孩子说:“我们今年买烟花的预算是200元,现在已经超支10元了。”晚上,妹妹一家来我们家团年时提到,他们已经买了600多元的烟花。这让我想起去年除夕夜,走在绵吴路上,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一群群人在路边或田间地头放烟花。明晚市政府还要在园艺山上统一放烟花,估计市民会倾城出动欣赏。这么多人买烟花,这么多人爱看烟花,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烟花和爆竹等就是融入中国人血液中、挥之不去的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