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六点半,大巴车出发,前往这次行程的目的地--五莲寨山。
昨天温度比较低,在大巴车上瑟缩了一路,但也碍不着迷糊了一觉又一觉。等明媚的阳光穿透窗玻璃,洒进梦境的时候,已基本进入了五莲界内。
往常出去爬山,大巴车基本是停在山脚下的村子里,徒步穿越村子到达山脚下开始攀爬。没想到,这次大巴车一直开到了山脚下。
大约九点左右下的车,山脚下的村子应是叫上高家沟村,没注意到村子的铭牌,说实话,也没注意到村子具体在哪里。
我们进山需要登记,有两个村民在路口负责。领队在登记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身边有面宣传牌,上面出现了上高家沟村的名字。在山脚下附近零星地散落着几间民房,高低错落分布,这大概只是村子的一小部分吧。
进山以后,走的小土路一直很平缓,不是在上山,而好像是在绕着山脚下环行,是在寻找合适的上山路线吧。
小路一侧是高山,另一侧是大片的梯田,梯田小片小片整齐平整地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仿佛上山的台阶。梯田里大多没看到什么作物,不知是尚未播种还是尚未发芽,只有少部分,像铺了绿油油的地毯,是返青的麦苗。
这里一棵那里一簇,青翠的小松树,如绿色的旗帜,点缀在梯田之间,分外有趣。梯田的远处还有两面明镜,明晃晃地耀眼,是小水泊,水面静谧不动,一丝波纹都没有,睡美人一般。
如果梯田里作物都生长起来,一片片高低错落的绿中点缀着五彩斑斓的各种花儿,蜂飞蝶舞,香气扑鼻,那该是多美的一幅画卷。
围着山脚绕了有大约半小时的时间,领队发现了一条上山的路,其实不是路,只是两棵松树之间出现了一个可以钻过去的空隙。
我们跟着领队在树空间来回穿行,脚下是枯草碎石,头上是横七竖八伸过来的树枝。走这样的路,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顾脚下不被绊倒,脸上可能就被树枝抚摸地惨不忍睹。
上山的小路开始不是很陡,但也拔高拔得心如擂鼓,看看山顶不是很高,那就速度再慢一点。一路上,树不是很多,大多是这种零星分布的小青松。
还有许多树干粗壮,光秃秃的枝条张牙舞爪的浅灰色大树,不认识,但有的枝条的顶端还挑着几个毛刺刺的栗子壳,地下也是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小刺猬似的栗子壳,知道这一定是栗子树了。山上好多栗子树啊。
快要接近山顶的地方,路突然陡了起来,直上直下大约八十度左右了,碎石不多,基本是土壤。我们用力拽住两侧的小灌木,倒也上的不费力,实在上不去的地方,领队就拉一把。
五十个人走一趟,这些小灌木该是被摧残得哇哇直哭呢吧。
第一个山顶到了,放眼望去,周围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或远或近,或浓或淡,山与山之间是大片的梯田,梯田一隅偶然会看到一个红瓦白墙整齐排列的小村庄。村庄周围阡陌交通,虽鸡犬不相闻,但一定是有的。好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画卷。
我们开始向第二个山头出发,两个山头离得不远,顺着山脊,踩着一块一块的大石,没多少难度。在山的高处树少了很多,大多是石缝中生长的小灌木。
山脊上向阳处还发现了不少的山杜鹃,花骨朵已经很大了,密密分布着,一般可能清明左右开放,一定也是极美极招摇的一片。
快要到山顶处,坡度一下又陡了起来,我们四肢并用,拽住灌木,或者把住石块的石缝处,领队在中间的位置,拉一下,也便上来了。
总是顺利到达了第二个山头,这里山的特点是,巨石特别多,特别巨,整块整块,不知怎么形成的,好在表面一般比较粗糙,踩上去不容易打滑。
第二个山顶与第三个之间距离要远一些,两山之间的山脊特别深,仿佛要下到山脚下了,而且还非常陡峭。
领队和几个经验丰富的男队友从南侧先下去探探路,我们都在山顶上等着,太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爬山爬的身上早已汗津津的了,我们边补充能量边欣赏着周围壮阔的景色,很是惬意。
山顶北侧忽然传来数声呼唤,说从北侧下山绕行到第三个山顶,看来是领队探明了哪个方向更好走一些。我们纷纷相跟着往下攀爬,有的队友说,怎么觉得走得像刚才上山时的路。我也有这种感觉,但觉得山路大概都差不多。
走得快的,都快下到山下了,我也走到半山腰了,听到旁边几个人在叨叨什么。有个精干的矮墩墩的男子,面貌比较陌生,带着对讲机,应是个领队,但又不是我们的领队,直听他在说,走错路了。口音也不太像我们本地口音。
队友们虽然数次一块出来爬山,除了很熟悉的,大多也不怎么认识,所以队伍里即便有陌生人也辨别不出来。
那个陌生领队吆喝的同时,我们都停住了脚步,也怕是真走错了,纷纷寻找我们自己的领队,恰在这时,有个领队在山顶呼叫,都上来,走错了。嗨,这两次爬山,都遇到走错路的问题了。
又都赶紧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大约听了个差不多,原来有两支队伍跟我们汇合到一块了,一支诸城的,一支沂水的,发现走错的是沂水的领队,好像是诸城的两个队员走错了路,将我们一块带领着跑偏了。
我赶紧跟紧了我们的领队,不能随便跟着陌生的队员,再跟到诸城和沂水去。在我们领队的带领下,三支队伍一块向前行进,不是很难走,只是绕得有些远了,才爬上了第三个山头。回头望去,那些错走到山脚下又重新上来的队员还在第二个山头处蜿蜒呢,最快的成了最慢的。
从第三个山头向通往第四个山头的山脊上下的时候,有一段比较陡,但不是很高,男队员腿长,可以探到下边的石棱,踩住爬下去,我们女队员只能坐在石头上,把住旁边的藤蔓慢慢往下溜,裤子背包被磨得嗤嗤作响,那些男队员打趣我们:爬山是四驱运动,用屁股刹车。
第四五个山头都不难攀爬,走过也就忘了。
从第六个山头往山谷里下是最难的,已经快十二点了,领队说下到山谷里吃午饭。山顶处下山的位置非常陡峭,几乎直上直下,整块的巨石。
领队在山顶的一块凸出的大石上拴好绳子,坐在石头上,招呼队员们走起。一个下到底,另一个再下,防备上边踩下碎石伤到下边的队员。
下山的队友双手拉紧绳子,踩住石壁,慢慢往下走,跟攀岩似的。这段的深度大约一百米左右,手脚灵活的队员,大约五六分钟可以下到底部。
我们排着队伍在山顶上缓缓移动,看着那些队员把着绳子向下挪动,那么陡峭。有个身体不够灵活的队友,一下踩滑了,抓着绳子在石壁上荡了一下,她一声惊呼,我们的心脏也提了起来,好在又马上踩稳当了。
越看心里越紧张,腿肚子都有点打颤了,快要轮到我时,我蹲在领队身边,不敢站着看了,太紧张了。
终于到我了,我拉紧绳子,先寻找脚下可以踩的小石棱,踩好,慢慢顺着绳子移动双手,然后再寻找下一个落脚点,行到绳子中间,找不到落脚点时,心里恐慌得很,下方的领队指挥着,踩右边或者踩左边,我赶紧再跟着领队的指挥去右边或者左边找。
就这样,也终于落到下方的石块上了, 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往下一走,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又一条绳子。下方还有一段需要抓着绳子下去,这一段,恰好被一块凸出的石头挡住了,在山顶上看不到,否则更紧张了。
这一段,比第一段好走一些,很顺利下到了底部,踩到土壤的那一刻,心里踏实极了。
离吃饭的山谷越来越近了,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土壤枯草小路上,真幸福。没走多远,又出现了陡峭的下坡路,七八十度,不过都是土壤,间或有几块碎石。
我们拽着两旁的灌木,跟擦滑梯似的,嗖嗖的,鞋里也满了泥土树枝,顾不得磕出来。有些小灌木跟蔷薇似的,枝条柔韧,已抽出了一抹抹嫩绿,但布满小巧的尖刺。一把抓上去,扎的人直想跳脚,队伍中便时不时响起尖叫声。
下完一段,刚刚平缓一些了,接着又来这么一段,那些路旁的小灌木又倒霉了。有一棵手腕粗的小树,直接被前方滑过的队友从土壤里给拽出来了。
到我们了,没处抓了,直接大撒把,去抓几米外的另一棵小树,有的没等抓到便一屁股坐在土壤里滑下去了,浑身跟土驴似的,嬉笑声此起彼伏。
一点多时,可算下到底部了,是一个小的盆地,沐浴在阳光中,四面环山,非常幽静。
我们找到几块平整的石头,开始午餐,一边吃着,后边的队友一边陆续来到。有些几个队友一块报名的,有背水的,有背饭的,结果背水的先来到了,只能喝水等着背饭的来到。我们吃饱了,最后的队友才来到。
两点多,开始整装待发。领队说,我们走了六个山头,这里一共七个,最后一个,那些觉得爬的不过瘾的,可以继续攀登,我们就直接下山了。有几个男队友果真又向最后的山头出发了,真让人佩服。
我们需要翻过一个小的山脊才能下山,吃饱饭,直接下山正好,向上走,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双腿真是灌满铅,拉不动了,一步一挪一叹气,终于挪到了那个小山脊上。往下走轻松了一些,其实离山脚下已经很近了,我们的大巴车就停在眼前不远处。
两点半左右,便到了山脚下来时的路上,我们在阳光温柔地抚摸下,轻快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去时负责登记的两个村民亲切地跟我们打着招呼。
我们在大巴车附近做着拉伸,等着那几个攀登第七个山头的队友。
附近有一所平房,住着老两口,养了很多花,我们都过去欣赏。老大爷端出一盆映山红,已经怒放了,粉红娇嫩的喇叭状大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美到极致。
老人家的房子没有院子,门前种满了各种蔬菜,一畦畦的,芫荽,葱,菠菜,都已经绿油油的了,菜地一边种了好多株花,刚刚开始发芽,一只小黄狗本来在门前悠闲地晒着太阳,看到我们这么多陌生人,惊恐地跟在主人身后,低眉顺眼,不敢吭声。
老大娘满面笑容地招呼我们哪里有水龙头,可以洗手洗脸,拿出马扎让我们坐下休息,真是淳朴可爱的山里人。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下午三点多,我们踏上了归程,女神节之仪式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