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3
姓名:倪文连
本周第二次分享打卡
旧知:
1.一个人太脆弱是太宠出来的,父母太溺爱了,要多让他经受挫折摔打。
2.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吃饱喝足就行,教育等长大些再说。
3.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父母教育的。
新知:
1.一个人太脆弱真实的理由却常常是,在年幼时候父母根本看不到他。一位妈妈想让他的孩子心理健康,在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2.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与关注。妈妈是婴儿的镜子,婴儿就会感觉自己一直存在。若注目时,妈妈与婴儿有共鸣,且带着接纳与喜悦,婴儿就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3.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是他自己长成了这样子,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我的思考:
1,在老大年幼时候确实对他有太多的忽略,他很难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现在在不断弥补。很庆幸老二从一出生到现在都是全身心陪伴呵护他,现在三岁能清晰表达自己感受与需求,活泼又顽皮。现在还要平衡好俩宝之间关系。
2.孩子的叛逆也是源于父母控制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变化。现在也切实感受到孩子的动力来源于他想要,而不是我们让他得到,逼迫的结果是各种拖拉磨蹭。现在我要做的是帮他分析利弊后选择权还给他。
下一步行动:
1.读书,提升认知,给孩子爱的蓄水池不断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