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农村。打开窗户,便可望见一大片的田野。春天,一方方水田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映照着青山绿树。夏天双抢季节,田野里金黄一片,那是成熟的稻谷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田野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那是大自然最真实的味道……
时光荏苒,每当我想起那片熟悉的田野,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里,有我童年的足迹,有我无尽的思念,也有我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乡愁。我的生命从那里起步,我也终将回归那里……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时是公社化的年代,大人们都要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一到收割季节,孩子们可开心了。那金色的田野,那喧闹而繁忙的田野,是童年成长的乐园。
大家结伴去田里奔跑、玩耍,稻田里总有无穷的宝藏等着我们。挖泥鳅、找田鸡蛋、扎稻草人……玩归玩,但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拾稻穗。大人们收割下的稻谷都是集体的,但孩子们拾的稻穗可以拿回家的。
记得有一次,我跟在自家的姑姑后面拾稻穗,她趁人不注意,偷偷地递过一小把的稻穗,示意我不作声,我就匆匆把稻穗放进竹篓低头走开,就像做贼似的怕被生产队上其他人看见。
后来,上了小学,学了一课《颗粒归仓》,讲一个小男孩拾了稻穗不给自家的鹅吃,说是“这是公家的,要颗粒归公。”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田间的那一幕,心里那个惭愧呀,怎能占公家的便宜呢?小小的心灵受尽了道德的拷问。
上小学时,开始了生产承包责任制,大家劳动的积极性更高了。虽然我的父母亲都在单位上班,但家里也分了两亩的田地。每年的插秧、薅草、收割,稻田里总少不了我们姐弟几个影子。
农忙双抢的季节一到,父亲就请了很多同事来帮工,家里可热闹了。
夏天太热,割稻谷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稻叶是边缘带锯的细长条叶子,打着赤脚走在田间,小腿被稻叶割划出一条条红痕是常有的事。从小我们姐弟就学会割稻谷。弯下腰,左手抓住稻杆,右手拿着镰刀,对准稻杆根部,用力一割,左手能抓多少就割多少,直到抓不下。扯下几根稻叶把稻杆绑紧放好,接着又埋头割,有时一不小心就会割到手指,鲜血直流……
孩子们干活总是三分钟热度,我们总想变着花样在田野里玩耍。我们经常在稻田里割“地道”,就是孩子们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开始割稻谷,一排只割三五株进去,就像挖了地道一样,那时“地道战”的电影正红火呢!如果能在田地中央对接碰上头,大家就击掌相庆。因为农忙季节家里有帮工,父母也不在意我们边做边玩。
而到了薅草的季节,我们姐弟几人全部都得上场,当全劳力使用。父母的观点就是孩子们一定要参加农活,才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按父亲的话说:“干了农活,才会争取穿皮鞋,不要穿草鞋。”
来到田间,秧苗绿茵茵的,水田里波光荡漾。姐弟们卷起裤脚,一字排开。俯下身子,把秧苗之外的杂草统统拔除,把它们翻个头,插进泥土。再用脚把他们踩进烂泥,让它们永无翻身之日。
有一种秕草,与秧苗像极了,我们常常误以为是秧苗。母亲眼尖,总嚷嚷:“老二,你左脚边有一棵。”“老三,你的后脚跟那棵还没拔呢。”我们就称这是混进我军内部的奸细、特务。一旦抓获,连根拔起,栽头踩进十八层地狱。
炎热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照着我们幼小的身躯。孩子们一个个满头大汗,小弟弯腰拔几株就直身、抬头望前面一大片的秧田,长叹:“嗨,什么时候可以做完呀?”小妹开始怀念家里的电风扇和西瓜了。她越是描述,我们薅草的速度就越慢了。母亲就会鼓励我们:“薅完这一行,就可以休息,吃点心了。”
站在田埂,吃着点心,我们望着一大片绿茵茵的秧田,望着田里父母弯腰佝偻劳作的身影,望着赤日照在水田里白光点点。就觉得一个字:累。真不想做这么累的农活。
吃饱喝足了,我们还得继续干活。母亲催促着:“孩子们,赶快做,快点回家。”大姐提议:“我们来猜谜语。”于是,大家一边弯着腰,一边互相猜着谜语。猜过了谜语,再唱唱歌,再说说各自班级的新闻、趣事……不知不觉,日过三竿,我们的任务就差不多完成了。孩子们嘻嘻哈哈奔跑在乡间的小道上。尽管两腿有些沉,却因为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步履变得轻盈飞快。
如果田野有记忆,一定记得我们曾经踩过的脚印,哼过的歌,淌下的汗水……
我上初中了,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父亲承包了乡里的工艺品厂,成了厂长。母亲也一头扎进厂里。他们忙得分不开身,家里的农田就让给了叔叔们去种了。
我们姐弟四人感受过劳作的辛苦,在学习上更勤奋了,想穿皮鞋的信念支撑着我们努力学习。姐弟四人后来都考上了中专、大学,这在农村是不多见的。
就算我已经跳出农门,读师范的每年放暑假,父亲还让我们回去帮叔叔割稻。父亲一直朴实地认为,让孩子们多吃点苦,没有什么坏处。事实也证明父亲给孩子的劳动教育、挫折教育是多么的明智。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都会想起那炎热的夏天,我们顶着烈日映在水田里劳作的身影,洒在稻田里的汗水,还有什么比这更苦的呢?
记得初三那年我填报师范。那个帅气的语文老师为我惋惜:“你知道吗?报考师范,你以后还要回到这里来的。”我笑笑:“我喜欢家乡泥土的芬芳。”老师失望地摇摇头:“你还闻不够泥土的味道呀?”我怎么不明白恩师的意思呢,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得意门生有更远大的理想,如鸿鹄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翱翔。
可是当时我们家有四个孩子读书。大姐上了高中,弟妹还在上学。我也不愿拂父母的心愿,希望我能尽早成为吃皇粮的人,减轻家庭的负担。
就这样,我从那片田野走出,成为一名中师生,终于穿上了不适合田间劳作的皮鞋和裙子。
从那片田野走来,我知道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从那片田野走来,我明白了脚踏实地,春华秋实。
我从田野走来,三年后又回到这片田野,在乡间的大地,我已默默耕耘三十多年,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以自己微弱之光照亮家乡学子的梦想,让他们从这里起航,在更广褒的天地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也希望他们学成之后回头望望家乡这片田野,回馈这片生之养之的田野……
岁月流转,故乡的田野见证了我的成长。那些在田野里奔跑的日子,已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如今,故乡的田野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出新的容颜,田野种上了五彩的油菜花,成为省级农田示范基地,成为网红打卡地,成为城里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在这片田野上,我依旧会牵着孩子,走过高高低低的田埂,带领他们去认识家乡,去了解世界,送他们启程……
愿故乡的田野永远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