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到这个话题,我脑袋里第一个画面就是一群乱糟糟的学生,一个刚刚练完“狮吼功”的老师在那里气喘吁吁,是不是一个很常见的画面呢?
老师是个很特殊的职业,你有一名学生名扬万里,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被世人称为德高望重之表率;但是你的学生里一旦有一名罪大恶极之人,那么也“恭喜”你,你将遭万人唾骂。
单单从管不住学生这件事儿来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具体分析:
一、管不住学生这件事儿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
在我们念书的年代老师是一个特别神圣的职业,她要做的事情就是教书育人,那时候的孩子不是很娇贵,家人给了老师很多责罚孩子权利。所以,那时候的我们盛传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底下出高徒。”
但是现在的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每家一个孩子似乎成为了银河系中心,所有的光环都围绕着一个孩子来旋转,溺爱过盛的孩子们变得有恃无恐,家长和社会对于老师的牵制也逐渐多了起来,孩子变成了打不起,骂不起的一个特殊物种。当然,我们仅仅指的是适可而止的范围里的责罚。现在的教育学家,教育学派出现的百家争鸣的盛世之状,互联网信息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我们眼中,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偏概全。管中窥豹的学习中,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我们都毫无章法,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老师想要生存并且明哲保身,我想作为社会人的你我应该都会做出一个相同的的做法吧?
我们能因为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说明一个老师是无能之辈吗?
二、管不住学生跟个人能力也息息相关
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家长,是否经常对孩子的老师说这么一句话“我家孩子不听我们家长的话,就听老师的话,老师您多费点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好像是每一个成长为家长的我们的必经之路,我们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对我们的老师这样说,当我们成长为家长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我们孩子的老师这样说,这句话口口相传一直屹立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那么老师真的是万能的吗?
其实俗话说的好“只有不会教课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但是这句话我们有时候要辩证的来看一下,现在社会都提倡因材施教,所以一个班主任至少要面临着31——60个学生范围因材施教。我遇见过一个老师熟知儿童心理书籍,课后很努力的研习儿童的叛逆期的时间点,以及如何避免与孩子僵持不下的局面的对应措施,如果将心比心的来将自己的童年想法感同身受一遍,那么我想孩子也会傻傻分不清你是老师还是朋友。但是这样一个老师人人喜欢,她懂得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但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非单单只的是成绩。反而遭到诸多家长的反对,因为现在应试下面的家长认为我交钱读书必然就得拿到结果,我不会给你喘息的机会。其实这群孩子真的遇到这个老师一时你可能觉得这个老师管不住学生瞎胡闹,从长远来看未见是一个坏事。这个老师真的无能吗?
你放眼望去,无论是从社会的人才需求,还是学校里的各项活动,无一不希望你能有所创新,但是我们都是一个模板印刷出来的模具人,个性都被模具将棱角磨平如何显现自己的创新呢?所以相反我更欣赏这个老师的眼界,但只能说这个乌托邦还不合时宜。
我的高中生涯里还出现过这样一位老师,这个老师很特别,他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如果你进去了反而觉得里面在打架的感觉,是我们经常说的管不住学生的那种老师,但是一到考试,他们班的成绩也出了奇的高,一个班级就像有凝聚力似的暗暗的较劲,那么这样的老师可能表面是你想的那种,暗地里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他的学生。他手里的学生也不乏缺乏高材生给他光耀门楣,难道他就不是有识之师了?
总结:
其实我觉得能提出这个问题的应该多为家长,因为问题的开头讲的是一个“管不住”,在我的印象里也就是强硬的家长会提出管住学生这样的问题。
我想说言传身教比说教的方法来的更奏效一些,你如果想要孩子去做什么事?首先你的以身作则,不然就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