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首发连载)
(八)团圆
杨成志和妻子董玉兰,几经周折,终于在甘肃一个山沟旮旯里团聚。玉兰坐在丈夫的床铺上,打量着这两间帐篷集体宿舍,她开始懂得杨成志的不易。
吃饭是成志从伙房打的,两个黑乎乎的青稞面馒头,一碟豆芽菜。虽然吃不饱,但比在山东老家强得多,和丈夫在一起,玉兰感到心里安顿欢喜。
杨成志在考虑住宿的问题,车队旁边的小家属院恐怕不能行,自己资历浅,又不会溜须拍马打小报告,也不想去当官儿的那儿张口。
一起开车的几个司机议论,有人说去年炊事员谁谁的家属来过,好像在西北哨的小楼那里住过一段时间。杨成志于是私底下找到了炊事员刘小春,打听怎么找房子。
原来建设基地在西北哨新盖了两方规模不大的小楼,一方两层,一方三层。好像规划的就是职工宿舍,还没正经启用。不过零星住着几户,比如最早跟着基地来拓荒的老曹头儿,已经退休了,光棍一根,就照顾他住在那里。
刘小春家属来的时候,就是老曹头儿悄悄点的步,他们在那里找了两间房住了俩月,好像也没人过问。
杨成志根据刘小春的指点,到小楼那里转悠一圈儿,果然在二楼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外间有一个灶台,里间是空房,门窗都有,居然还按了玻璃,清扫一下就可以入住。成志狂喜,只是没有电,水么,楼下有个公共水龙台。
杨成志站在小楼的过道上眺望,远远的看见西南角有一座孤零零的小条房,应该是公共厕所吧。下去确认一下,果然不错。
这儿离车队有点儿远,位置偏些,这都不是问题。杨成志边走边想,得趁着请假时间赶快搬过来才好。他回到刘小春那里,说了情况。
刘小春是个热心肠,曾经也搭过杨成志的车。两个人约好,成志回去收拾东西,刘小春待会儿抽空借出伙房的地排车,悄悄过去帮成志搬一趟儿。
杨成志心里热乎乎的,赶快跑回去收拾。单身宿舍能有多少东西,和玉兰三下五除二,很快整好了。
等了一会儿,刘小春拉着地排车来了。两个男人先把单人床抬上去,铺盖、衣服、脸盆啥的都搁上去,风风火火的推走了。玉兰后面跟着,东瞅瞅,西看看,很快到了楼下。
他们把东西抬到楼上房间里,刘小春还送了一个他自己去年用铁皮打制的锅,放灶台上正合适。搬东西的时候,老曹头儿听见声音过来看光景。刘小春作完介绍,急匆匆拉着地排车回去了。
杨成志两口子欢天喜地收拾摆设,这就是他们临时的新家。略一收拾,成志戴上手套,去了基地的废料堆场。他挑了一些长长短短的木条,又捡出两块木板,抱回小楼。
成志把他的工具箱拖到走廊,又量又锯。回屋钉钉当当,把单人床傍出一块,下面打个三角撑着,两块木板放上去将就着当床板。转过去,让新加宽的一边靠墙,稳稳当当的,这样就能睡开两个人了。
玉兰惊喜着,原来他男人手挺巧,差不多是半个木匠呢。成志叫玉兰整理内务,洒扫卫生,他说要去弄个油灯来。
到车辆维修处,找着好朋友郑伟杰。两个人商量着,不久鼓捣出一盏柴油灯,废瓶子、柴油、铁片、棉纱,都好操持。
杨成志先去伙房打了饭,再过维修处提着油灯。回到“新家”,天已经擦黑了。两口子吃过饭,洗了碗,一起去基地的生活商店。成志打着手电棒,挽着妻子的胳膊,打回一壶开水,买了一条新毛巾,两包果子,还给玉兰买了两个发卡子。
回来路上,看到小楼里零星亮着电灯。成志说:“我也要想办法拉上电,咱先凑合点两天油灯吧。”两个人回家点上灯,坐在床上,倒碗热水,一人吃了一个果子。舍不得吃,这是贵金东西,放开吃,一个人一包也不够,得细水长流。
玉兰觉得这又香又甜的果子,是天下一等一的美食。杨成志觉得,这果子就像一个小月饼,夫妻异地团圆,又有了这么一个小家,就像人间仙境,心里甘甜。
从此开始,这对小夫妻在那种艰难的岁月,在那个遥远的山沟沟里,开启了一段苦中有甜的同居时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