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讨论中都会探讨如何阅读这个话题,但这个话题背后往往又关联着另一个话题,如何学习。问题往往是一环套一环,哪怕作者在讲解一个读书方法,也只能是他选择的那个角度来讲。就像主题阅读讲的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寻找相关书籍来阅读,但这背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学习效率的问题。
我这里关于学习效率有两个标准可以参考一下,一是你通过阅读以后,有没有针对某一个问题形成自己的参考答案,二是是阅读之后你获得那些,只是有没有促进你有益的改变。
阅读也可以理解成是学习,也有人是在娱乐,你这里说的主题阅读大概率是学习才需要用到的,我们就只从学习这个角度说说看。
成年人在多少年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已经养成了很多坏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学而不用,迷信权威,等待权威和专家给出答案,缺少学习的规划,标准答案思维,注重结果而非过程,一个人学习而不去讨论,追求全面而不是发扬长处,不写笔记等等。这些在成年人的学习中,都成了有必要去注意的反学习内容。或者说这种错误的坏的学习方法,如果不能改善的话,学习的效率也很难改善的。
而对应的反学习则是另外四种学习历程的修炼,其实也是反学习换过来要培养的性习惯。
第一个是标准答案思维方式,我们要反过来修炼参考答案思维方式。常说的六经注、以我为主的读书就是这个意思。你不是要替作者解释他的观点,还是要看自己的观点和作者观点有什么不同,也可以说取长补短
第二个修炼是聚焦追求全面发展,这是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病,要求你门门课不要差,而忽略了专场。但成人时间不一样,你必须有一项专长,这就需要聚焦,在阅读和学习上也需要聚焦,聚焦你当前人生三大课题里最重要的那些专题呀,比如工作、关系、个人成长中在当前阶段最重要那些专题。
你还要聚焦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碎片知识,也可以说围绕你专题这个范围内的学习过程中,去主动收去那些对完善实现专题目的有价值的碎片知识。这也叫聚焦实用。
还有你要聚焦经典,不管是读了多少本书,读一本经典流传百年几百年的经典,要远远比现代10本百本很流行的热门观点的书籍要有益处。流行的一句话,少就是多,做减法。
这也等于说,读的多不如读个精,一本经典,反复的读,聚焦于经典,你才能学得深入。因为学的深入,你对某一个话题、某一个专题理解的够深,反而因为因此能向外扩散,吸引来更多相关的知识。
第三是模式化学习,这个就涉及到具体的学习方式,如果说前两个还是确认目标,划定方向,模式化学习就是具体的学习方式了。
你在读一本的书,读一篇文章,能否发现背后的思维模式,这个是很关键的。哪怕是读西游记,红楼梦,有的人读的是故事,有的人读完故事之后还找到了社会运行的规律,人性的一些特征,这都是模式。你通过这些模式,甚至你通过自己已有的模式来吸收这篇文章里的碎片化知识,分析这些碎片化知识,甚至用自己的模式和书中的模式,其他相关的模式进行比较,找到其中的关联。这样才是从我知道加上我不知道,把碎片化知识融入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最重要的应该还是第四步,解决学而不用的这个坏习惯。反过来,那就是要完成知识迁移呀,把别人讲的知识迁移到自己面临的真实问题中来,寻找自己的参考答案,同样也是聚焦于自己的专题,用模式化学习完成互动式学习。
而这一步落到实处有很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四问学习法,听、想、变、用。你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从课程中听到了什么,这是作者在说的,当然也可以包括字面背后的意思,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还有你自己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想,就想找到这背后的模式,进行模式化学习。六经助我以自己为中心,你要进行专题学习、主题阅读也罢,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一个真实问题,你就需要把这个模式,这个比较适用性普遍性强的模式,改变成适合解决自己问题的参考答案,更适用于自己。把这个转变后的模式形成自己的行东风,用起来,既让自己产生有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