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把罗振宇跨年演讲的精华版全文打印出来。
因为在他的演讲中讲到一位在监狱里工作的学友,把自己学习过的心理学课程打印出来,给监狱里的犯人传阅。然后犯人服刑期满出狱之后,用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调试了自己,疗愈了自己。
他通过自己的方式点亮了对方心中的火焰,帮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所以我也相信,自己反复的阅读这些自己喜欢的文字,认真的思考,终究会有所得的。
虽然,很多人黑罗振宇、黑李笑来等人,说他们贩卖焦虑,贩卖心灵鸡汤。
我却认为,无论是焦虑,还是心灵鸡汤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很多知识或者道理之所以会在很多场合中沦为心灵鸡汤,无非就是我们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毕竟我们都听过“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可是很多人却总是停留在学到了很多道理,却一辈子都不去实践自己的道理。
就像很多士大夫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遇到事情,他们有评论的机灵,有亢奋的情绪,也有赴死的节操,但是就是不肯入局做事。
当然,我自己也曾经在舆论场中,站在原地,抄着手只顾表态。现在想起来,这不仅于事无补,甚至这种姿态本身就耽误了我们自己的成长和升级。
从2016年以来,我购买了得到课程,并且持续每天早晨听过之后再留言。
再后来组织思想夜宴,在网络上进行私董会方式的分享活动,链接到很多同频的好朋友。
再在这些好朋友的影响下参加了不讲究出局的社群活动,参加了不读财报就出局的课程,进而让我在投资之前知道去尽量的看看财报,尽量的分析一下商业上面的逻辑。
从而让我在投资的时候不是那么盲目,在买进和卖出的时候也更加从容和淡定,只挣我该挣的钱。
即便如此,到元旦前,我的年收益率也达到了69%。这样的成绩你说更持续的学习思考没有关系,跟持续的践行留言没有关系。
正如贝聿铭先生在别人询问如何面对外界对他的挑剔时所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
是啊,我辈中人哪里会有心情和时间跟你辩论,跟你撕逼。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我们要做和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多读一本书,多写一句话,多研究一个我们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无需用那些特立独行的行为去证明自己,或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我们都是进取型人格的人,我们追求的是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技能是不是熟练了,解决问题的水平是不是提升了,我们追求的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价值。
当然也就在今天,在这种进取型人格的影响下,我集中精力又一次解决了一个问题,一个影响面挺大的问题。
我也相信,我辈中人面对挑战,只要真的把自己摆进去,迟早可以解决更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