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张问怎样才算真正的善人,我们要究竟做到什么样子才能称得上是善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这也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很难下一个固定的标准定义。同一件事在这个时代是善的,在另一个时代可能变为恶的;在这一地区是善的,换一个地区则可能是恶的。它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善恶没有固定的标准。
子张问怎样才是善人,孔子的回答是“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字面解释是不踏一丝痕迹,也不进入房门,走进屋内。这怎么理解?
我们可以借用道家庄子所说的“灭迹易,无行地难”来理解。小偷行窃,可以戴上手套,手指印就不会留下,使办案人员不易侦查,这就是“灭迹”,没有了痕迹。但“无行地难”,人毕竟要靠地来走路,完全不靠地面而能走路,这是做不到的。譬如说小偷把他自己的形迹灭掉容易,但他内心偷过东西这个事实和念想是很难去掉的。做了坏事,可以骗天下人,但没有办法骗自己,这就是“灭迹易,无行地难”。
所以孔子说的“不践迹”,就是说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来是善行。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为善而好名,希望成为别人崇敬的榜样,这思想的出发点就不对。
“亦不入于室”,意思是不要为了做好人、做好事,用这种“善”的观念把自己禁锢起来。就是不要用心守着“善”的观念,老想着为自己树个“好人”的招牌。所以中国人讲究行善要积阴德。别人看不见的才是阴,做了好事不要让人知道,便是阴德。这是我们古代的道德标准,现在也同样适用,“积阴德于子孙”的观念仍普遍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
《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中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个秀才做梦去应考,主考官是关公,一看他的卷子,就录取了。因为他的卷子里有两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就是说有心去故意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虽然是好事,也不该奖赏。又如有一把刀不好用了,随手丢掉,而不幸伤了人,实在没有存心要伤害他,那么虽然是一件坏事,也不该处罚。这个故事就充分说明了孔子“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