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有爱:陆向南的人生长卷

(本文系原创首发)

陆敬亭与苏曼卿:烽火年代父母的殊途姻缘

(一)

1911 年的中国,正被近代革命史的腥风血雨笼罩。武昌城头的枪声划破长夜,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就在这新旧政权交替的动荡时刻,陆敬亭(校名陆守义)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降生了。仿佛是为了与时代浪潮共振,他的生命从一开始,就与这段改天换地的历史紧紧缠绕 —— 谁也未曾料想,“国民党” 的印记会在日后成为他命运里一道沉重的刻痕,而他的人生,也将在时代的洪流中与另一个同样裹挟着革命热血的灵魂相遇。

命运对这个新生婴孩格外苛刻。陆敬亭出生不过三日,母亲便因产后血崩撒手人寰,弥留之际,只来得及用枯瘦的手指轻轻碰了碰他襁褓的边缘,便永远闭上了眼睛。痛失爱女的外婆,抱着这个尚在襁褓中啼哭的外孙,泪珠子像断了线的珍珠,落在他柔软的胎发上。“我的儿啊,以后外婆就是你的娘。” 外婆把所有对女儿的思念与愧疚,都化作了对陆敬亭的极致呵护 —— 寒冬里,她把他揣在贴肉的棉袄里暖着,自己的肩膀却冻得发紫;饥荒时,她把仅有的红薯干嚼碎了喂进他嘴里,自己却啃着难以下咽的糠麸;夜里他哭闹,她就哼着水乡的童谣,拍着他的背直到天快亮,眼皮重得像挂了铅块也不敢合眼。在外婆的臂弯里,陆敬亭度过了童年里最安稳的时光,那时他还不知道,“家” 除了外婆的温暖,还藏着另一番冰冷刺骨的模样。

七岁那年,按照族里的规矩,陆敬亭要回到父亲身边进学堂读书。当外婆牵着他的手,走进那个青砖黛瓦、挂着“陆府” 木牌的院落时,他第一次见到了父亲 —— 一个穿着长衫、面容严肃的男人,还有父亲新娶的继室。继室脸上堆着客套的笑,可眼神里的冷淡像针一样扎人,她伸手想摸陆敬亭的头,他却下意识地躲到了外婆身后。往后的日子,书本里描绘的 “后娘” 形象,成了陆敬亭每天要面对的现实。天不亮,他就要爬起来挑水、劈柴,水缸没满、柴堆没码齐,迎来的便是继室手里的鸡毛掸子,抽在身上火辣辣地疼;吃饭时,继室把肉和白米饭往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妹碗里拨,只给陆敬亭留一碗掺着沙子的糙米饭,还得站在灶台边吃,稍有迟疑就会被呵斥 “吃闲饭的东西”;弟妹们若是摔了碰了,不管对错,挨打的总是他。

有一次,最小的弟弟把墨水泼在了先生布置的作业上,继室抓着陆敬亭的胳膊就往柱子上撞,嘴里骂道:“没用的东西,连弟弟都看不好!” 他咬着牙不让眼泪掉下来,可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得发疼 —— 他想起外婆家的热炕,想起外婆煮的甜粥,想起外婆在夜里给他掖被角的温度,那些记忆像微弱的光,却照不亮这个冰冷的家。他渐渐明白,在这个屋檐下,他是没人疼的 “草”,而弟妹们是被捧在手心的 “宝”,同样的屋顶,却隔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