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版:十分钟可以看一本精彩的书!)
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 择的过程
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考虑的是“我自己”还需不需要它。 “扔了很可惜,还是留下来吧”这种想法,就是拿物品当主角。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总是将着眼点放在如何保管物品上,而断舍离则是以不断地循环代谢为前提,让居住空间永远保持着变动流转的状态。当然,这并不表示你要去买新的收纳工具去把东西分类保存起来,而是要减少物品,甚至是在一开始就把收纳工具全都扔掉在你的潜意识里,你认为“自己配不上麦森的杯子,我没达到那个水准呢¨。你的真实想法,就可以通过物品反映出来。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就会开始想要把现在用的东西替换掉了。 这样啊,其实我也可以用它的"像这样认可自己。一旦开始使用那只杯子,自己就会和那件东西逐渐相称,看东西的视角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了加分。
“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
最大的罪竟然不是杀人、恐吓和暴力,而是不快活。杀人、恐吓、暴力当然也是罪恶,不过那些基本也都是不快活所导致的结果。所以说,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而且,不是他人快不快活,而是自己。 “丈夫心情不快活,上司心情不快活……要是他们心情能变好的话,我的心情也能变得快活起来”
我们很容易这样让自己随着别人心情的起伏有所波动。
虽然已经把它们都装进垃圾袋了,可结果又把它们统统再拿了回来。好东西都能毫不犹豫地扔掉,可就是对这些廉价的东西恋恋不舍 。当直面自己这种不可理喻的心态后,和惠小姐发现,自己在潜意识里似乎很是畏惧那些高价,高品质的物品,觉得用便宜的东西就刚刚好,很合适o这就表示,自己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自我贬低。
断舍离正是一种磨砺感应能力的技术。在瑜伽里,人们把这种感应能力叫做内在智慧。过多的物品令自己心烦不已,内在智慧就会变得迟钝,所以必须通过行动让它重回生机,而所谓行动,正是将家里“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就说让人产生占便宜的错觉吧,这里我要举个我母亲的例子。有一次,我在独居的母亲家的冰箱里发现了一管特大号的商务用蛋黄酱,这真让我吓了一大跳。
我们在面对打折商品这件事上也是完全没有抵抗力
就算你真的觉得必须把它们扔掉不可,可结果却一直都没能付诸行动,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你甚至会忘掉它们的存在
“数量*场所×时长” ,这公式的结果就是环境所承接的能量的大小。这可不是做加法,而是做乘法。
接下来是场所,场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方说很多家庭里,衣柜上的东西都快要堆到天花板上了。在这种卧室里睡觉,身心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因为在这样的屋子里总是会有压迫感,甚至造成失眠。要是地板上也散乱扔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让人寸步难行,就更是让人觉得不安了。总是被这种压迫和不安包围着,实在是不怎么舒服。头顶上堆着东西,这会让人感到心气郁结,家里的运气也会被挡住。
语言与动作也属于自己能改变的环境之一。
我曾经听一位在酒店做客房服务的人讲过这样的事,说越是高级客房里的客人,退房的时候越是会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比之下,标准间就惨不忍睹了。因为住在那里的人,多半都会觉得反正服务员都要打扫房间,自己根本没必要收拾断舍离衍生出了很多副产品, “选择力”就是其中之一。断舍离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选择,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而选择所依据的标尺会根据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过,标尺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因此,分类也应该是进行最小限度的分类。
稍微说句题外话。据说,如果经常把一大堆东西一股脑塞给孩子,那他们就有可能成长为没有自主性、选择能力低下的人。想想看,你身边有没有那种口头禅是“无所谓”的人呢?那就是
从小被给予得太多,没能学会思考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在最初阶段,觉悟和勇气是必需的。如果能够放弃的话,就能换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这种对未来的乐观心态。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自我探索。而最初的入口,就是塞满购物小票和积分卡的钱包、插满了赠品笔的笔筒之类的东西
有不少书都认为打扫与运气相关,我也认为的确如此,而且从我们自己平时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来说,也有过不少通过打扫岁连心灵及入际关系都一并整理了的经验。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接受来自未知世界的支援
碍事的东西堵在家里,造成潜意识的堵塞,因而每拿掉一样东西,潜意识的堵塞物也就被清走了一个。这在一开始或许只不过是敲开一个细微的小洞,可就在这样的过程里,你会觉得不仅是看不见的世界,就连看得见的世界也跑来支援自己了。这种“更加看不见的世界”,你也可以叫它神的领域,或是叫它未知的伟大,或是叫它集体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