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遗址”学习感悟
沿着汨汨流动的大汶河行走,看过了泰山脚下的古老村落,我循着火车的奔跑声,来到了古朴铁轨旁的大汶口陶文化研究院。
听了研究院工作人员的介绍,我才知道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现是一个偶然。原来1959年人们为了建造大汶河旁的铁路,才挖掘出了璀璨的大汶口文化。
在陶文化研究院,我看到了大汶口时期许多陶器的复制品,通过这些复制品,我了解了大汶口时期令人赞叹的陶艺术文化。
大汶口时期的陶制品多为夹砂陶和泥制红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三足器、圆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为觚形器、釜形器、钵形器、 罐形器、镂孔圈足豆、双鼻壶、 背壶、宽肩壶、实足鬹(如图)、袋足鬹、高柄杯、 瓶和大口尊等。
一个个陶器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穿越几千年向我诉说古人的智慧。它们身上的花纹又像一件件精彩绝伦的天衣,用流动而静止的美向今人展现着当时陶器制作工艺及美术工艺的成熟!
参观过陶文化研究院的陶艺术品,我一边赞叹着几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一边走在大汶口文化遗址旁的田野里。极目望去,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绿色麦田,又有绵延且断断续续的村庄,远处的公路上,车来车往。我想像着4000年前这里的景象,我如今所站立的土地上,是不是那时有着绵延的断断续续的地穴建筑,是不是又有着一群穿着兽皮的人们围绕火堆烧制食物,是不是猛犸象的声音此起彼伏?
离大汶口陶文化研究院不远,便是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虽然不大,远看像一处农家小院,但里面的内容丰富而精彩。在那里,我参观了大汶口时期人们饮食用的红陶豆、灰陶罐、灰陶豆、圈足杯、钵等陶制用品,一个个来自大汶口原始祖先之手又在泥土中沉睡几千年的文物却在今天焕发着勃勃生机,虽无言却又一字一句地为人们讲述它们的前世传奇。我又参观了当时人们为了捕鱼而打磨的骨梭、骨镞以及骨针,还有种植庄稼用的穿孔斧、石斧、石刀等农业用具,制作衣服用的磨石与石纺轮又让我对当时人的衣着有了新的想象,这些为衣食住行而巧妙创造的劳动工具,凝聚着大汶口地理环境的精华因素,又包容着人类最原始的智慧和聪颖!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地穴式的房子,如果不是博物馆内房屋复制模型被围栏挡住,我真想亲自钻进去感受当时的居住环境。房屋小却可爱温暖,听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讲,当时人在屋内吃饭要跪着吃,为了取光还要在屋内升火,在觉得有趣的同时,我也突然明白了那些之前看见过的红陶豆等饮食器皿底座都很高的原因——底座高才方便跪着吃饭啊!
之后我又参观了当时的墓葬一比一复制品,了解了大汶口时期的丧葬习俗,另外参观了大汶河附近出土的汉代文物。
走出博物馆,我便看到了悠长的大汶河,河水清澈而浩荡,我站立桥头,抚摸那大汶口
文化遗址纪念碑,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久久无法平静。大汶河啊!你孕育了多少智慧的祖先,又滋养了多少代中华儿女!直至今天,你依然默默流动着,造福齐鲁一方泰山脚下的百姓!
听说近几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大汶口文化遗址,政府在大汶口镇新建一座大汶口文化遗址纪念公园和一座新的博物馆。我的脚步不愿止息,循着好奇的声音继续前行着。
公园的典型建筑便是“日月山”的图案,意为“天地交泰”。公园面积大,其中墙壁图案、建筑,不仅向人们展现了大汶口时期的文化,也向人们一一讲述了汶河水边、齐鲁大地上的著名历史故事,让人们对大汶河沿岸这片土地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最让我期待开门的,便是已建成的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新的博物馆高大气派,建筑风格古朴而又不失现代感,目前已建好
,就坐落在公园正门的右侧,未来开通时将容纳更多大汶口时期出土的文物以及其他历史年代的汶河旁出土的文物,更重要的是,它将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对中国文化、对齐鲁文化、对汶河文化、对泰山文化感兴趣的无数求知者的好奇心!
悠悠我汶河,伟哉我泰山!不虚此行,不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