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历史课学《戊戌变法》时,我是很瞧不起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认为他们是怯懦的人,而对另一位维新人物谭嗣同却是心生敬佩。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就义前写的一首诗。那种慷慨从容的精神,让我感到豪情万丈。当时我认为:做人就应该像他一样视死如归,毫不退缩。所以我对康有为和梁启超的逃跑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伪君子”,是贪生怕死的人,是软弱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进”与“退”其实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进”代表着前进、直率和勇敢,但也会让人有一种冲动、鲁莽和冒进的感觉;而“退”代表着一种撤退、逃跑,让人觉得是一种胆小和卑怯。但“退”有时何尝不是智慧的表现呢?可能在某一种情况下,“退”比“进”是更好的选择。
一个事业的完成,靠许许多多人的分工合作。有的做后勤;有的流汗;还有的人流血……如谭嗣同在可以“退”的情况下留下来。他是伟大的人,他是为集体牺牲的人。他的离去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给后人血的启示。而康有为、梁启超,则在不得不出走的情况下,分别流亡到香港和日本。他们是“退”的人,是为了保存实力,不先牺牲的人。但是,这一种牺牲做起来反而更难,因为他们要走的路更长。所以,比较谭嗣同的“进”,康有为、梁启超的“退”反而更困难。
中国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更好地解释了何为进退。至于何时前进,何时后退,就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