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学者张潮曾把人生分为三重境界:
第一种:从窗中看月;第二种:在庭院望月;第三种:站高台上玩月。
一个人所站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决定他的胸襟和气度。
格局小的人,容易困于方寸之地,在琐碎中沉沦。
格局大的人,胸怀宽广,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活得逍遥自在。
2.老子有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品性高尚之人,就像水一样,能够包容、滋养万物,却不争不抢。
3.古人云:
“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灾难祸患,常源于不能忍、不能容。
一个人外在的表现,处处透露着内在的格局。
4.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各人的认知也大相径庭。
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能容言。
他能容外界的喧闹嘈杂,不争对错;他能容众人的议论纷纷,不辩是非。
凡此种种,既不是理亏,也不是糊涂,而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处世智慧,更是趋利避害的高瞻远瞩。
人生百年,若能守住初心,容他人置喙,不仅仅是宽容他人,更是饶过自己。
5.《谏逐客书》中说: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不舍弃任何微小的土壤,成就了泰山的高大;不排斥若干细小的溪流,成就了河海的深广。
人,亦是如此。
若能容他人的无理取闹、不良习性,自能成就你的格局和气场。
6.古语有云: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做人,宽容别人是一种修养,厚道善良是一种美德。
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能容人。
7.当我们在指责他人、看不惯他人时,何不细细思量,自己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唯有“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方能“容人所不能,成人所不能成”!
8.古人云: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世事繁杂,有所忍耐,方能有所成就;人心各异,有所宽容,方能成就德行。
9.尘世间,从来就没有非要揭竿而起的“大事”,也没有非要讨个说法的“急事”,更没有非要辩个黑白的“要事”。
许多时候,所谓的大事、急事、要事,不过就是一念之间的“容”。
心若计较,所遇繁华皆是一片荒芜;心若放宽,腊月寒冬亦能春意盎然。
10.古人云:
“大智者必谦和,大智者必宽容。”
格局大,能包容,正是人生大智慧:
能容言,抱怨会变少,气度会越来越大;
能容人,道路会变宽,胸怀会越来越广;
能容事,问题会变小,眼界会越来越高。
余生,做一个大格局之人,格局越大,脾气越小,自能渡得了人生的苦、享得了生活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