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校力量 夯实教育堡垒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大意义。乡镇党校作为党校体系的“神经末梢”,在党员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紧紧围绕《条例》要求,全面发力,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项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人才支撑。

      《条例》的修订,为乡镇党校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定位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乡镇党校处于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党员。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提升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部分乡镇党校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师资力量薄弱,专职教师匮乏,多依赖乡镇领导干部或外请专家,难以形成常态化、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与农村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理论讲解多,实用技能和案例分析少,无法有效解决党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乡镇党校应从多个方面着力改进。在教学方式上,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 + 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一方面,加强与上级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定期到乡镇党校授课;另一方面,挖掘本土优秀人才,如致富带头人、乡土专家、优秀村干部等,组建“土专家”师资队伍,他们的经验和实践更贴近农村实际,能够为党员提供实用的指导。增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课程,如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电商营销等,助力党员提升致富带富能力;开设乡村治理、法律法规等课程,提高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能力和依法办事水平。

      乡镇党校党员教育工作的改进与提升,离不开各方协同配合。乡镇党委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镇党校建设,如企业、社会组织等可以通过捐赠、合作办学等方式,为乡镇党校提供资源支持。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让乡镇党校在党员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让每一位农村党员都能在党校学习中有所收获,从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过硬的本领,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基层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