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五一小长假,让大宝彻底玩疯了,后果不言而喻,生病啦!
大概中医上讲叫“上火”。西医就叫“上呼吸道感染”。上午还是好好的,午睡醒来后宝宝的嗓子突然就哑了。最初的对策就是多喝水,吃梨等败火的水果,希望不会再继续严重下去。可到晚上时宝宝的嗓子基本已经说不出话了,而且已经开始发烧了,第二步就是要准备对抗发烧的药物和退烧贴之类的。来几句题外话,因为宝宝上两次的发烧(基本一年一次),烧后都会起荨麻疹,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荨麻疹引起的高烧,可是两次都是在服退烧药后一个小时左右起疹子,而且应该是先起疹子然后发烧,在仔细研读了退烧药说明书和度娘了之后,我觉得宝宝应该是对药物过敏导致的荨麻疹。可是小时候吃过的也没什么副作用或过敏反应,为了保险这次我换了一种退烧药,也是小时候用过的。过敏的这种是泰诺林,这次吃的美林,崔玉涛大夫的书之前提过宝宝发烧时要两种药交替使用,这样药物副作用的伤害会减小。有的文章又说要用一种退烧药,这样如果有副作用或过敏反应的话,会很好识别。我的经验是,大家可以两种都用下,看看哪种更适合自己家的宝宝。其实宝宝生病,最要紧的就是多喝水、多休息。多喝水真不是一句玩笑话,喝水可以加速体内代谢,也减少高烧引起的脱水。我宝宝刚刚有了发烧的症状,自己都找水喝。我给他准备的是金银花加菊花煎好的水,还有川贝炖雪梨汤,都是宣肺去火的。
生病的第二天,白天状态还好,一到下午就开始发烧,而且咳嗽的更厉害了,嗓子里呼呼的,感觉有痰要出来。有痰是好事,很多宝妈一看到宝宝咳嗽的那么厉害,就要给宝宝用止咳药,原因就是怕宝宝“咳”出肺炎。其实大家都应该多学习些简单的医学知识就明白,咳嗽是病症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咳嗽是不会引起肺炎的,咳嗽只是人体保护性的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而痰液中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简单的说分泌痰的作用就是让痰包裹住进入气管和肺的细菌、病毒或者异物等等,促使这些有害成分排出体外。一味的止咳,不把痰排出体外,容易引起身体的二次感染。如果用性能较强的止咳药,可能造成痰夜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会造成气管堵塞。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止咳,更重要的是化痰。还有那些止咳糖浆内所含的麻黄碱类对宝宝身体所造成的危害,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看他在第二天时还能坚持,我也就在下午烧的比较厉害时给宝宝吃了一次退烧药。
生病的第三天,嗓子已经可以说出话了,比第一天强很多。唯一的治疗方法还是多喝水,多休息。可晚上的时间,宝宝比前两晚咳的厉害很多,几乎整晚都在咳嗽。我听得出宝宝嗓子里好像憋了很多痰,可是就是咳不出来。作为一个成年时还得过肺炎的妈妈,我最了解这种咳嗽了,大家一定也有同感,躺下睡觉的时候咳嗽要比其他时候更厉害。当人体平躺时肺部本身的重力压迫、人体横膈膜的异位状态及胸廓活动范围受限状态会减弱肺的收缩力度,这就意味着咳嗽反射的动作无法以最快的速度将异物排出呼吸道或将刺激减轻,只能增加次数来达到目的。睡觉的时候可以多垫几个枕头,用半躺的姿势睡,也可以缓解一下咳嗽。我是让我宝宝头枕在我的腰上,这样稍微缓解一下,快天亮时终于睡踏实了。
生病第四天,宝宝爸爸、宝宝奶奶和爸爸姥姥看孩子咳嗽的更厉害了,都担心起来。爸爸说咳出肺炎可怎么办,奶奶说咳这么厉害喝点止咳糖浆,姥姥说要不打一针吧。然后我又把咳嗽作用,止咳糖浆的危害吧啦吧啦向他们说,还好大家都是文化人,一说就懂,哈哈。再说几句题外话,那次给二宝看髋关节,(这个事也要开篇讲一下的),那个医生还是儿科专家噢,我们在排队等叫号,就随便看看医生给其他宝宝治病。前几个都是咳嗽十几天没好的,医生连听诊器都不用,不给孩子听听肺部有没有啰音,直接就要开单子拍片,然后又开了一堆的抗生素类药物准备输液。我不是医生,不懂这些专业,可我是俩孩子的妈啊,你这什么病都没确诊就输液,输液是万能的还是你太无能了啊?那个孩子的妈妈也担心的问,上次刚拍了片,又要拍啊?医生只是冷冷地说,不拍片能知道是不是肺炎啊!本来宝宝爸爸是想带孩子去医院的,我又把这个那天的医院场景和他一说,(当时爸爸也在场)爸爸撇撇嘴,嗯,也是,去了医院也是那样看病。宝宝发烧的症状基本没有了,说明自身的免疫系统打败了病毒,用幼儿科普知识教宝宝的就是白细胞把坏的细菌、病毒吃掉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帮宝宝排痰,在我搜罗各种育儿书籍、网站后,决定给宝宝吃泻白糖浆,我查了一下成分,虽然含麻黄,但是避重就轻吧,相比别的止咳糖浆已经比较安全了。再吃了两次药之后,宝宝在晚上吐出来一大口浓痰。之后嗓子明显好转,特别轻快的感觉。晚上都去找爸爸睡觉了,一整晚只咳嗽了几次,终于睡个踏实觉。
宝宝生病第五天,只是偶尔咳嗽几声,已经无妨,都开始顶嘴了,说明病也好的差不多了……排痰的药还要坚持吃几天,还有最重要的,多喝水!
宝宝生病第六天,已经去幼儿园了。通过妈妈和宝宝的一起努力,我们没有使用一滴抗生素,成功打败了病魔。
将宝宝用药图片贴出,供宝妈们参考。不是打广告,仅供参考。毕竟一家宝宝一个样噢。还有感谢两位专家的书,是我带宝宝的枕边书,经常用到的,在此一并奉于大家。妈妈多学习,宝宝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