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独思
许是今天下午的大风,多了几分萧瑟,气温又低了几度。
在气温骤降的大风之夜,无处可去,坐在电脑前构思今晚的打卡作业,原本是想把前几天的随笔做一个补充修改,可是今天,忽然就写不下去了。
我在反思,我加入教育写作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目的之一是因为从小就有的文学梦吧。小时候喜欢看书,虽然能读到的书不多,但是每次看到有课外书,不论好坏新旧,先读起来再说。慢慢到了五六年级就开始羡慕那些写书的人,感觉他们那么了不起,怎么能写出那么有意思的故事呢?能让人读的如痴如醉。就想着自己也开始写故事,本子的正反面想哪写哪。要是哪一次老师把我写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品评一番,会骄傲好久。所以那时候最希望的就是考试,因为可以把心中所有想写的话写在试卷的作文里,因为试卷会封住姓名。我就以为我写的作文谁也不知道会是我写的,在文字里可以把任何想说的观点表露出来,比如对老师的教育方法的质疑,对父母重男轻女思想的伤痛,写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我不够勇敢,但是却会通过纸笔表达自己的思想。现在想来当时很幼稚,试卷拆封之后老师一定知道我的是什么。
慢慢到了初中,思想与书本的思想特别一致。我或许属于那种往好处说是特别能按照思想指示前行的人,往不好的层面说就是特别容易被洗脑的人。我看到报纸上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作者姓名,就会特别崇拜,也想自己成为这样的勇士,让自己姓名变成铅字。看到书报上优美的文字,也会想象作者该是一种怎样浪漫漂亮的人儿啊!
我跟着不同的作者,学着写不同的文字,可笑的是竟然连投稿投向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文字变成铅字了。可是,我依然没有停下笔,随本子写,随本子扔,未留下年少时的字,只留下年少时的梦。
这样的我手写我心的随心随性一直未变,加入课程继续我的写作之梦。
目的之二是为了留下自己的思考痕迹,不至于到头来空空如也。我记录自己的班级故事,记录孩子们的嬉笑吵闹,记录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可是写着写着,我发现我反而没了思想。我想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与他们一起成长,快乐成长。可是写了几天的观察田野,认识植物;写我们做手工;写我们的运动会.....写着写着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何写的都是带着他们玩乐,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就没什么可写的呢?我就写我们如何认识图形,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找各种认识的立体图形;写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动手操作,学习分成和组成......写着写着又发现怎么只写这些轻松快乐的课堂,这样的玩中学到了考试的时候成绩能跟得上吗?开始纠结于自己的方法是否合适,是不是该写一写自己的课堂的不足之处呢?是不是该写一写真正面对考试的时候自己能平心静气的接受分数的不高吗?
越是写到这里越恐慌!似乎不敢直面自己的不足。教育理论的书籍没看过两本,数学教育的专业书籍更是没读过整本,我何来的勇气开展我的教学呢?我现在的教学不过是凭借经验,凭借教参的指导很肤浅的依样画瓢,可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呢?
在公众号是想开始写几篇我在数学教学中的思考的,可是自己内心的脆弱,不愿经受写的不好的评判,自己就先给自己定位---你的水平还不行,还不足以写出有依据的数学教学的指导的文字的。
甚至开始怀疑,我选择这门课程似乎并不明智,并没有让我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对于我的数学教学似乎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静下心来思考,很为自己的这种想法恼恨。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真的是犯了急功近利的思想错误了。真的一点进步一点作用也没有吗?
首先我有胆量有勇气开通了公众号,敢于把自己的不成熟的思考发布于人前。这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是自己突破自己的新里程。
其次,我开始更多的关注到儿童本身。同样是学习,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设计孩子们喜爱的情境,我会把课堂中教师指示黑板的教鞭变成魔法棒,告诉孩子们我会用魔法棒点出最聪敏的小精灵来回答问题,我会在孩子们学习一个知识点之后看到他们的疲惫,与他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来调节。是书写让我有了更敏感柔软的内心。
书写,还让我学会向内看,首先看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失败和失误,然后奋力去寻求方法,不再如从前得过且过,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点。
今天的文字有些杂乱,却是我近段时间真正的想法。有想要放弃的思想,又有舍不得的留恋。我一遍遍反思自己的问题,一次次给自己找一条通往前方的路。不知道何时才能重新找回初开始选课时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