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习惯概论#终身学习09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为人和观念的改变是螺旋式向上的过程,———为人改变观念。观念反过来改变为人。如此反复循环,螺旋式向上成长。通过在知识、技巧与意愿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突破多年思维方式的伪保护,使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都更上一层楼。

改变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改变,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改变。但是这又是幸福的源泉,是生活的目标和规划。从这个角度而言,幸福就是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得到的果实。

七个习惯并非零落分散的心理法则。他们符合成长规律,提供了开发个人和人际效能的渐进、连续和高度整合的方法。让我们依次经历“成熟模式”——由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不断进步。

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依赖期,以“你”为核心,你照顾我;你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独立期,以“我"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互赖期以“我们”为核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

只重独立并不适于互赖的现实生活。只知独立却不懂互赖的人,只能成为独个的“生产标兵”,却与“优秀领导”或“最佳合作者”之类的称呼无缘。也不会拥有美满的家庭、婚姻或集体生活。

人生本来就是高度互赖的,想要单枪匹马实现最大效能,无异于缘木求鱼。

互赖是一个更为成熟和高级的概念。生理上互赖人可以自力更生,但也明白合作会比单干更有成效;情感上互赖的人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但也知道爱心、关怀以及付出的必要性;智力上互赖的人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