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这是我听了《终身成长》这本书后得到的。这本书里讲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第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第二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讲了定义之后,又讲到了两种思维模式在领导力、爱情婚姻关系中、亲子教育中的不同作用,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
我最有印象的就是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1.接受,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对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我们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
2.观察,其次,我们得知道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它什么时候会出现?比如,有的人是在面临挑战时,有的人是在努力过程中受挫时。你可以想一想:最近一次你的固定型思维因为什么而引发?当时你有怎样的感觉?它对你说了什么?最后导致你做出了什么决定,或者付诸了哪些行动?观察你的固定型思维人格,明确它出现的原因。
3.命名,第三步,给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可以和生活中的某个人同名,可以是一本书名、一个电影人物名。当然,也可以是你不喜欢的一个名字,用它警醒自己。
4.教育,了解了引发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原因,和它带来的不良影响。接着,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维人格。当它出现并阻碍你时,你得学会和它沟通。你需要向它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它和你一起踏上行动的旅程。当你遇到挫折、压力时,它又会出现。这时,你需要告诉它,你将怎样计划从挫折中锻炼和成长。事实上,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感到安全。但它的方法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它沟通,教育它,它就能支持和帮助你。
叙事护理
这四个步骤和我们的叙事护理中的外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
叙事护理: 叙事护理是将后现代心理学叙事疗法与临床护理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心理护理模式与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外化分为四个步骤。第一部分:问题命名就是让患者详细地描述他的疾病或心理困扰的状态,了解疾病或是困扰在患者生活中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开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件?它经历了什么生活事件?我们要与患者商量出一个贴近患者自己体验的名称。
第二部分:询问影响,我们要去询问这个疾病、困扰或问题对于患者的哪些方面有影响?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哪些方面影响大?哪些方面影响小?如果这些疾病、问题或困扰是一个人,他能有自己的想法,他是要把患者的生活引导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他是气势汹汹的呢?还是慢慢悠悠的呢?患者生活当中的哪些人、事、物对疾病是有利的?或者说哪些因素会增强疾病或困扰的力量?哪些因素会削弱这种疾病或困扰的力量?
第三部分:评估影响,我们了解了这个疾病或困扰对于患者生活的影响之后,我们可以邀请患者做一个判断:这些影响或改变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这些影响是好的?还是坏的?还是不好不坏的?通过这个阶段的评估,我们可以帮助患者去做一个选择。通常在外化之前,患者认为自己没有选择,他只能被疾病或问题所困。
第四部分:论证评估,实际上论证评估也是就问“为什么”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邀请患者对疾病影响的评估结果进行说明。如果他认为疾病对于他生活的影响是好的,那就要了解为什么是好的?好在哪里?如果是坏的,就要了解坏在哪里?阻碍了患者哪些愿望的达成?如果说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不好,是好坏掺半的,那也一定要询问原因。这样我们就会问出患者真正在乎的东西,问出他真正的价值观。
所以,你看,万事万物都有相通的嘛,唯有学习,才能把这些知识都能打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