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我把儿子送进幼儿园,正准备返回时,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还刮起了狂风。雨借风威,风助雨势,一时间,暴雨的哗哗声和狂风的呼呼声,构成了天地间别具一格的交响乐。
刚走出幼儿园门口的家长们,为了躲避暴风雨的袭击,不得不退回到幼儿园门口的遮雨棚下面。
这时,还不断有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他们大多是走在半路时遭遇了狂风暴雨。为了能让孩子早点到幼儿园,他们选择继续冒雨前行。到幼儿园时,这些家长的衣服已经湿了大半,孩子的衣服也湿了一些。
当家长拿出孩子书包里面的衣服,准备为孩子换上时,旁边的几位家长都纷纷过来帮忙。
过了一会儿,一辆加长型的轿车开到了幼儿园门口。车门打开后,一位女士从里面抱出一个孩子,她把孩子放到遮雨棚下面后,又回去抱另一个孩子。考虑到她一手撑伞,一手抱孩子不方便。我快步走过去帮他们撑伞。靠近车窗时,我发现车里面还有三个孩子。
当她一个接一个地把孩子们都抱到雨淋不到的地方后,我问她,那些是否都是她家的孩子。她说,只有一个孩子是的,其他孩子是她在幼儿园附近遇到的。由于担心那些孩子被大雨淋湿衣服,她让他们都上车,把他们一起带到幼儿园。
她的善举,使那几个孩子避免了被雨淋湿衣服的麻烦。他们一个个开心地蹦跳着进入教室。
往回走的路上,我看到,人行道上有一处积水的地方,被人用砖石垫出了一条小路。当有行人准备通过道路转弯处,进出马路中间的安全岛时,许多经过的车辆都会主动停下,示意行人先走。
相信很多人走在那些由砖石垫出的小路上时,会感到一丝温暖。行人从停下的车辆附近走过时,也会有一丝感激。
由这些微不足道的善举所衍生出来的温暖和感激,会促成另一些善举的产生。
儿子几个月时,有一次我正推着婴儿车走在小区外面的路上,突然下起了暴雨。我没有带伞,周围也没有可以躲雨的地方。正在我有些不知所措之际,一位撑着伞的大姐跑过来,为儿子遮住了暴雨。她在问明我们的住处后,一直把我们送到小区单元门处。我在谢过她之后,让她到家里坐一会儿。她说,不用了,她还要去上班。
从那以后,我每次走在路上,就会特别留意,是否有小孩需要帮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到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在受苦,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提供帮助。
前段时间,在海口的一个考场外突降暴雨,家长自发地为执勤官兵撑伞。那位家长说:“我的孩子和他差不多大,看到他被雨淋,我不忍心。”
暴雨无情,人间有情。下暴雨时,我时常会想起小时候经常看到的场景。
在麦子收获的季节,乡亲们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把麦子倒在麦场中晾晒。许多时候天公不作美,本来太阳高挂的天空,会突然之间乌云密布。
根据经验,人们知道要下雨了。于是,各家各户大人孩子都会带上木锨,蛇皮袋,扫帚等,赶到麦场去收装麦子。
家里人手多的人家,会赶在暴雨来临之前,把收好的麦子运回家。家里人手少的人家,通常在暴雨到来时还没有收装完。这时候,已经收完麦子的人家,会自发地带着农具过来帮忙。他们有的用大塑料纸帮着罩住麦子,有的帮忙用木锨把麦子往一块聚拢,有的把拢好的麦子往袋子里装,有的用扫帚把稀疏散落在地上的麦子扫到一起。
尽管他们的衣服已经被雨水打湿,他们还是像对待自家的麦子一样,热心实在地帮助邻居收装那些赖以生存的麦子,以使邻居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
我从这些场景中,感受到了粮食对于庄稼人的重要性,以及庄稼人朴素善良的性格,也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含义。
“不以善小而不为”,许多时候,我们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不仅会为他人带去极大的方便和温暖,还可以使一些本来已经感到麻木的灵魂,受到一些触动。
助人者自助,我们在帮助别人时,不仅为世界增添了美好和温暖,我们自己也会因此得到更大的满足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