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收纳书的人,大抵分为两类,一类人天性爱收纳擅收纳,自然喜欢看他人写出的收纳书与自己的本事一较长短;另一类不擅收纳却想改善居住环境,于是想要看收纳书学习如何收纳。
但更多的人,可能还不知道收纳也可以写成一本书,也可以成为一门学问。
近几年,收纳渐渐流行,尤其是美国和日本,都形成了非常规范的系统,兴起了收纳整理师这门新兴的行业。
日本的收纳师更是由于爱钻研的民族特性发展得登峰造极,形成了以《断舍离》、《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等等为代表的各大门派。
而今天,我要介绍的是这本铃木尚子写的《收纳的艺术》。
这本收纳的艺术,只需花一两小时就可看完,纸张很厚很有质感。封面的照片,正是井然有序清新淡雅的日式风家居图片,非常令人向往的一种生活风格。
都说所有文章开篇非常重要,因为这决定了读者会不会往下读。这本书的开篇我认为就非常好,因为作者第一句话就告诉你:我不擅长收纳东西。
一个人说自己不擅长收纳东西,却写了一本关于收纳的书,谁看了都不免好奇。更何况这句话也是在对那些不擅收纳的人说,没关系,我也是从不会到会的,并不是天生的行家。
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并愿意去学习,去探究作者是如何从不擅收纳到成为收纳专家的。
我记得不知看过哪本收纳书,作者说她自己是个从小就喜欢收纳的人,喜欢做家务,喜欢研究怎样归整摆放物品。
但是这类人毕竟是少数,他们写的文章容易让读者产生压力——他们会使读者潜意识认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天赋才能做好,自己没有这样的天赋,做不好也情有可原。因此,这样的书指导效果可能就未必理想。
但是这本书就不一样了,《收纳的艺术》用自身的成长改变经验来告诉大家,谁都可以做好收纳,谁都可以在收纳好的环境里幸福地生活。
事实上,这本书也确实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她反复强调,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有各自习惯的生活方式,所以,收纳本身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不需要严格按照某些书上写的规则执行,也不需要对照书本认为自己做错而产生挫败感。
但是这样一说,有可能有人就会问,那我们还学什么呢?还不如不看,自己做自己的老一套。
所以书上还是详细介绍了一套认识自己和如何收纳的方法。
首先要认识自己,有什么样的习惯喜好,惯用脑是什么,属于懒散型还是勤勉型。
其次,再开始依循顺序整理。这里自然有些基本原则。比方说清点物品,这一点几乎无论哪本收纳教程都会重点列在首位的。就像《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一样,要求整理的第一步是把家中所有同类物品都拿出来堆在地板上,然后开始一一筛选。这本《收纳的艺术》也同样要求如此,只不过条件更宽松些,只需在时间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先把一处的东西全部取出,再开始筛选。
再次,筛选之后,该扔的扔,不扔的就要分类,确定不了分类的就要放在临时放置处。分好类的物品就可以思考放置在哪处,如何放置。
最后,就是维持。而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做到维持,其实还是因为之前几个步骤没有做好,东西放置得不合理造成的。
了解了这样的思路之后,感觉整理起来就没那么累了,可以开始一点点上手了。
谁都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就像电视和杂志上的一样,但往往现实却像活在了狗窝里。所谓空有一腔高飞的热情,无奈却只有一双肥厚的鸡翅膀。
那么,不妨从收纳开始吧,学习《收纳的艺术》,一点点给家居“减肥”,给生活“塑形”,在舒服的家居环境中,活出越来越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