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班级上,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干什么?他们很直接地跟我说:“发呆和无聊”,那真正听得懂的时间就只有10几分钟。因此,这个双向思维的链接,并没有打通。
就这次的交流给我的启示有以下3点:
第一,师生的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上。
这是老师的想法。
教师期待的
希望学生真的能够把学习放在第一的位置,然后该玩玩,该吃吃,该喝喝,该乐乐都可以。
然而学生是这样的:
孩子的实况
玩,是孩子的第一天性呀。
我们妄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真的是徒劳又伤神。
第二,转变教学方法。
我一直提倡让学生参与教学是教学的重点,课堂是他们思想飞扬的平台,他们是主角。尽量让他们说了算。可现实是他们很会得寸进尺,一有能溜空的时间,绝不多做。这是他们的本性。我以往没有注意到。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过程可以你们说了算,但是我要的结果就得我说了算。我们一起探讨更为适合大家成长的方式。
第三,从外缘来攻克核心。
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好,不光光是会解题,更是会思考。那么先把教学任务放下。首先,先对孩子们对学习的看法做个全面的了解;其次,他们喜欢玩的有哪些项目,最后,你们想要的结果是什么?你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吗?你们觉得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对待你们在学校的时间等等?只有这样子,多问问他们自己的想法,才能够让他们明白自己该走哪条路,自己决定该如何走哪条路?因为一切的结果都是你选择的,那么你就要有承担这个结果的勇气和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