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接下来四章在讲人如何能够弘道呢?
15.29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弘扬道,不是道能弘扬人。”
【解读】
道体现在个人的思想语言还有行为上面。
15.30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过而不能改,这就真叫过错了。”
【解读】这里可以说是孔子讲的一个法门了,能够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这样就是一直在靠近道的。
15.31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于思考,但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解读】另外想要弘道,不是只是去思考,要去学习高人是怎么做的、说的。
15.32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něi)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道不求衣食。耕种也有饥饿时,为学也可得俸禄。君子只担心道德不能成就,不担心贫穷。”
【解读】
那这一章也就是在说要对道有高的追求,怀着一份对道的追求之心。食物、贫困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去去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