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
CHAPTER 5 作为教育手段的课程——03
作为教育场所的幼儿园
母亲是最好的幼儿教师 毋庸赘言,幼儿学校具有种种好处。一所幼儿学校成功的条件是,要有具有杰出品质的教师,他们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和对儿童有强烈的同情心、机智、拥有足够的常识、见多识广、天性乐观、很强的管理能力。一句话,人们发明出的这种启蒙阶段的教育是提高儿童智力的非常好的方法。如果让一个具有上述杰出品质的人来管理幼儿学校,幼儿学校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就像一个小小的人间天堂,但是,如果让一个普通的女人来掌管这个学校的话,那些设计迷人的动物、游戏及职位就会成为呆板的教学手段。如果启蒙教育的宗旨是个人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种精神的催眠,这就等于说母亲天然是最好的幼儿教师。因为,除去母亲,谁可能像她那样拥有必需的机智、同情、常识和文化?
托儿所不必成为幼儿园 尽管每个母亲都应该是一个福禄贝尔意义上的幼儿教师,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托儿所都应该是一个规范的幼儿园。的确,幼儿教育机构不过是确保特定教育原则的实施,教育原则的一部分就是按照福禄贝尔或她们自己的方法理解和工作,这是母亲的职责。比如,在幼儿园,儿童受到非常细致有序的感官训练。他通过看、听、触摸学习,并从中获得关于大小、颜色、形状、数字的观念。老师教他无误地抄写、精确地表达。通过这种感官训练,儿童在早期玩具学习基础上形成的方法会得到巩固。
限制过多的知识领域 可能的情况是,儿童通过他的感官掌握知识的奇妙能力被低估了,知识领域的限制也许太多。在儿童6~7岁这段时间,他可能已经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熟知了每种自然事物的本质以及历史,他已经掌握了“确切的”概念。不错,他已经能够从五角形中分辨出菱形、从混合色中分辨出原色,他已经学会正确辨析事物以至于他能临摹在折纸和草编中所看到的东西。但是,这是以牺牲外部世界的真实知识为代价的,而这种真实知识是他在生命中任何其他阶段都难以获得的。因此,幼儿园“精确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可能自有其价值,一个母亲也会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这绝不表明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更大范围的感官训练。保证孩子的感官训练是母亲的基本职责。
此外,幼儿园的儿童总是面临着这样的任务,只要他有能力表现,无论他必须做什么,人们都期望他做得最好。我曾经见过一个四岁的一脸羞愧和自责的小孩,那样子仿佛他说谎被人识破了,实际上,他只是没有按照要求折一张纸。在保证让儿童把小储藏室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方面,母亲和保育员相当有能力。这里必须指出的重要的一点是,你丝毫看不到孩子们在吃力地取悦那个微笑的女神——幼儿园教师时的焦虑。
公正的观念和对诚实的雇员的训练 幼儿园的工作为训练这种诚实提供了机会。但在家庭中,也有数以千计这样的机会,只要在一些小事情上——如拉直桌布或一幅画、挂好毛巾、包好东西等上面动动脑筋,每个有想法的母亲都会创造出数以千计的培养孩子公正的观念和做一个诚实雇员的方法来。不过,和愉快消遣的方法一样,作为一种有条理的训练方法,将幼儿园中的一些活动和游戏引入托儿所也许是可以的,倘若母亲不依赖那些方法,也可以借儿童的消遣活动辅助性地实现对儿童的教育目的。
甜蜜而轻松的幼儿园生活 儿童在幼儿园感受着甜蜜而轻松的氛围。你可以见到,一个五岁的结实的顽童,挺直了后背,拒绝做一个跳蛙,幼儿园教师宁静安详地走过来,拉着他,把他领出游戏的圈子。他没有被当做一个犯错误的人,他只是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做他所做的,所以,在那里,别的孩子不需要他。下一次,他就非常乐意做一只青蛙了。在此,我们看到了托儿所的规训原则:对孩子的小脾气不要过于认真,不要认为他没规矩;当他不想和其他人一起和谐地做游戏的时候,只要把他领走就行了,要避免摩擦。总之,不要让他影响那种好的精神氛围。当他如保育员说的那样,有些“讨厌”的时候,以一种温和而平静的方式使他离开那个团体。
再有,幼儿园标志着要考虑到儿童具有天性快乐的一面,要允许他因为内在的高兴而充分自由地表达,但这种表达不是任意的,如果你不去管他,让他精力旺盛的生命随便发泄的话,他就会乱打乱闹。欢乐与宁静的结合是从小被培养起来的重要性情。有时,人们会允许孩子们在家里吵吵闹闹,因为毕竟是在家里,这种看法是不足取的,相反,如果孩子脸上现出一丝不快,都会让做母亲的受不了。总之,我们可以说,某些用来管理幼儿园的训练规则恰恰是每个有思想的母亲努力培养她的孩子的规则。作为许多方法中的唯一的和变得趋于乏味呆板的方法,幼儿园活动没有必要。人们之所以采用幼儿园这种形式,也许只是因为它在适合母亲进行家庭教育的一般计划方面很方便。
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规则的运行都是由人来实施的,家长也老师的素质决定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水平。
家长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幼儿教师的素养就是孩子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