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12月8日,于永正老师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
小学教师不知道于老师可谓是孤陋寡闻了!94年从教,最初在乡村中学,97年调入实验小学才知道小语界泰斗于永正老师,才开始慢慢接触他的一些课堂实录。他的许多课,没有噱头,没有炫技,但有嚼头,耐回味。他的《草》,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历久弥新。他的《梅兰芳学艺》对“眼睛会说话了”的教学多少次却上心头。《第一次抱母亲》、《秋天的怀念》的深情与厚重;《狐假虎威》、《小稻秧脱险记》的谐趣与幽默……好课不厌百回读啊!
2002年,我转教小学的第五个年头,于老师到小城讲课,我才第一次在现场领略到于老师那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领略了他的幽默!
清楚地记得,于老师是下午最后一节课,讲的是《梅兰芳学艺》,和于老师一起上课的是我们实验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学生。因为是本校的学生,所以我们几个二年级的老师就坐在舞台上,学生的后面。几句简短的课前交流,于老师就和孩子打成了一片,我们紧张局促的心也放了下来。随着于老师的步步引领,我们渐渐发现,孩子越教越聪明,越教越可爱。我们惊异的发现,一节课,因为教师的不同,学生的表现可以迥然不同,学生的状态、学生的素质似乎有天壤之别,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我们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下课了,学生们簇拥着于老师久久不愿离去,而我,激动地上前握住于老师的手,结结巴巴地说:“于老师,以前经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你的名字”,没等我把话说完,于老师接过话茬:“今天,见到活的了,不过如此嘛!”于老师笑了,我也笑了。我请于老师在我的笔记本上签名,于老师提笔写下了:求真求实求新 于永正 0四秋。
再次见面,我领教了于老师的严谨和对于一个无名之辈的提携。
2010年春,于老师再次受邀来小城上课。星期日早上7:40分,当我来到人民大会堂入口,就看到了舞台上一个熟悉的身影:花白的头发,茶褐色的眼镜,微倾的身子像是在和工作人员商讨着什么——没错,是于老师!上午是于老师的课。
会堂里来人还不多,只在前几排有稀稀落落几个人。几乎不假思索,我大步流星走上舞台,径自来到于老师身边,他正背对着我和主持人交流. “于老师!”听见我叫他,他转过身来,“于老师,我是您的忠实粉丝,这是我的一篇学习心得,请于老师指点。”我又抽出里面的一幅小楷习作,“于老师,这是我写的字,请您批评。”翻开折叠的绢,我递给于老师,他接过去仔细端详。“不错,不错,这字写的不错,是用——”“用毛笔写的小楷。”我忙应答。几个工作人员也围拢上来,“的确不错!”“于老师就喜欢有才气的学生!”主持人笑着说。接下来于老师问我学习书法多少年了,是否跟老师学的,我一一作了回答。“你要多投稿,多参赛啊!对了,获过什么奖没有?”“我是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入展全国第三届全国妇女书法展。”
因怕影响于老师课前准备,我把两件物品交给他后,匆匆走下了舞台。找一个较佳位置坐定后,我的目光就没离开过舞台,没离开于老师。我看见于老师把绢又重新折叠后装进了随身携带的包里,我看到他把那篇文章拿起来放下,放下又拿起。看看表已7:50,离上课只有十分钟了,于老师拿起文章走下了台,东张西望。是在找我吗?我起身,人已来得差不多了,我要不要过去?犹豫了一会儿,看到于老师在第一排左侧一个位置坐下,我不再迟疑了,匆匆来到他身边,坐下来,喊了声“于老师!”他摘下眼镜,拿起稿子凑在眼前看,他看的很专注,边看边与我交流。(我后悔没拿本子记下于老师的每句话),现在回想起来,只记个大致内容:
关于题目:
文章题目不要贪大,“破译于永正老师的写字教学之道”太大,建议改为“浅谈于老师的写字教学”或“于老师的写字教学告诉我们的”,题目指向要小,清晰明了,要通俗易懂,不故弄玄虚。另外,副标题“浅谈写字教学中的对话”,写字,对话?这个提法是否妥当?是否符合写字教学的规律?
关于结构:
文章一开始用大量的篇幅论述写字教学的意义,其间引用了名家的话,但他们太多是就书法教育而谈的,缺乏针对性。“头”看起来很大,但并没有把写字的意义写透。写字教学的意义应与自己的实践结合,才有说服力。开头应开门见山,三言两语引入正题。
文章重点部分建议以于老师的写字教学片段为例,谈于老师是如何依据写字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或总结他的写字教学的侧重点与方法。
斟酌词句:
1.“写字能熏陶学生的优良品德”,“熏陶”和“品德”能搭配吗?
2.“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小学各个阶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标是你编的吗?不是,这样的话就不要说。
3.关于引用课标原文
课标已有的,为什么要重复?可以把里面的主要要求加以提炼。
我恭恭敬敬的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台上的主持人在示意于老师该上课了,我歉疚地目送于老师走上了舞台,走进了课堂。
后来,我把我修改过的稿子斗胆寄给了上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蒙编辑不弃,两个月后,这篇短文《由一则写字教学片断想到的》在该刊2010年第五期发表了。
这是我正式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当亲爱的同事把杂志送到正在家养病的我(因腰椎间盘突出我半个月未能下床)面前,病痛一下子减轻了许多。腰椎病稍好一些,我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每天开始练习小楷。2011年暑假,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征稿,我用了一个假期的时间,集中精力临摹,创作。每天近十个小时的高强度的书写,不觉其累。十月,评奖结果出来,我入了展。在于老师的鼓励下,我第一次入了全国展,也因此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我把消息汇报给于老师,从此,他就称呼我“书法家淑亚”了。我知道,于老师是在鼓励我!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艺无止境!区区如我,是断然不敢称书法家的!后来,又陆续入了几个国展,不过,都不似第一次入国展那么激动了。于我,书法是一辈子的修行!
2013年,我的手机丢了,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没有了。我跟于老师失去了联系,但能在各种小语核心刊物上不断看到于老师的动态。年逾古稀的老人与时俱进,老课出新,新课创新。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讲座、讲课,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篇文章《于老师,您悠着点儿》,心中有隐隐的不安。2014年,在外培训期间,听同行的老师说于老师生病了,我不相信!从几个小语教学类杂志公众号都还能不断读到于老师的近作,一个生了重病的老人哪里还会有精力、有心思写这些?
2017年8月17日午后醒来,习惯性地打开微信。《小学语文教师》微信公众号,赫然看到于老师的一篇文章——《病中“吟”》!我腾地从床上坐起来,这么说,于老师是真的病了?看看再说吧!打开了页面,我含着泪逐字逐句读完了这篇长长的文章,它可真长啊!于老师受苦了!
一直以为于老师如周一贯老师所说是“常青的姿质,永恒的时尚”,从未想过他会生病,他会老。看罢于老师这篇文章的这一刻,我的心情怎能平静?我必须找到于老师的号码!
几经辗转,我又找到了于老师的号!迫不及待给他发了短信:
于老师好!因手机号丢失,好久没跟您联系了!前天在《小学语文教师》公众号上看到您的《病中“吟”》,震惊不已,心疼不已!于老师,您受苦了!天佑仁者!惟愿您健康长寿!您老,一定会好好儿的!这,是爱您的所有人的心声!
淑亚
下午,收到了于老师的回复:
谢谢书法家淑亚!我很好,勿念!你近况如何?快开学了,又该紧张了。祝好!
于永正
终于又和于老师联系上了,更幸运的是我还加了于老师的微信!老人与时俱进,他很潮!老人很达观。他的微信名是皮皮鲁,头像是京剧脸谱。于老师一辈子热爱儿童,一辈子醉心教学艺术,一辈子喜欢京戏!我看到了他的签名:累了,就歇会儿。
于老师也爱书法,我在他的微信里看到过他的一幅行书作品:若不撇开终为苦,各能捺住即成名。落款为:撇捺人生 一笔写失去,一笔写得到;一笔写过去,一笔写将来;一笔写忧愁,一笔写快乐;一笔写顺境,一笔写逆境;一笔写朋友,一笔写对手;一笔写执着,一笔写放下。这幅于老师写于丁酉春日的作品道尽了一个重病的老人对“人”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悟。他让我想起了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
2017年教师节那天,我在朋友圈发了几张书法小品,附了一句话:何必丝与竹,笔墨是知音。估计于老师偶然看到了,老人雅兴,在微信中和道:笔墨能会友,丝竹识知音。配了一张图,是他最心爱的胡琴。没想到,这也是于老师的最后一则微信。
去年的今日,于老师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每一个受过于老师深刻影响的人莫不悲痛,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于老师桃李满天下。我算是于老师的编外学生了。不是每个老师,都能遇到于老师。如果说,我尚有一点点钻研的精神,那么,我由衷地感恩:于老师是我成长路上的贵人。向我的天空致敬!
敬爱的于老师,天堂里可有您可爱的学生和您那把心爱的胡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