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办好教育,常言道,好种出好苗,人是有差别的,聪明而好学的学生,是好生源,教起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所以学校都视生源为生命线。每年招生季,很多名校都想尽各种办法,或明或暗地争夺生源。
好种子必须有好土壤,有阳光雨露滋润,才能出好苗,健康成长为参天大树。一个学生一生最大的幸运,是遇上一个好老师。所以好老师不但是学生成才的必要因素,而且是名校的生存依靠,没有一批好教师,名校将不值一文。所以名校也千方百计,用高报酬,甚至重金吸引好教师。有了好生源,又有一大批好教师,再加上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快速成长的环境,要学生不优秀也难。
这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名校名声越来越好,更能吸引好生源,招来好教师,进入良性循环。这正是哲学上所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好鸡蛋放在那里不会自己变成小鸡,必须有老母鸡的精心孵化,给予一定温度,才变成小鸡。当然石头是孵不出小鸡的。但对于一般公立义务制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基本没有自由选择生源的权利。
先天已不足,怎么去提高办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呢,唯一的办法是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以特色取胜。根据学校的传统,特别是充分利用和发挥教师中的特殊人才的优势,人无我有,单边特进,创造奇迹,同样可以办成特色见长,全面跟进的优秀学校,虽不能与名校比高低,但比其它学校领先一、二步是可以做到的。特别是在生源锐减的一些农村学校,随时都有关门并校的可能性。
校长必须有战略眼光,不以常规思维办学,千方百计,不惜血本办出点胜人一筹的特色来,才能增强办学生命力,不被别人吞并,而去吞并别人,发展壮大自已的学校。最没出息的一些校长,只能按常规走路,老办法办事。既不想办法挖掘和利用本校教师中的有特殊才能的教师,迅速形成本校特色,又不愿花重金引进或外聘有特殊才能的教师,加盟助力催生特色,只死拼成绩。
结果当然是吃力无效果,精疲力竭,无力回天,日见衰微,最后只能或被集团化降为分校,或关门撤消改为养老院,教师失业待岗自找门路再就业。那么多生源无法选择的学校,生路在哪儿?办法只能是,石头也要孵出小鸡来,关键是要另辟蹊径。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各不相同,有人不擅长书本知识的学习,但或是动手能力特别强,或是有绘画音乐才能。
或善于奇思妙想有创新能力,或能言善辩有交际能力,或对种庄稼有兴趣,等等。那你可以因才施教,让他们扬长避短,学习和发展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将来到社会可能大有可为,或成能工巧匠,或成演员歌手,或成发明家,或成营销大王,或成种田能手。至少也可以有一种谋生本领,而不是因为学校考试的失败者,而成为社会的负担或累赘。而且现在国家也已发现了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
培养了大批只能动口不会动手,百无一用的书呆子,社会缺少大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严重问题,国家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必然有重大改变。顺势而变,建成培养学生特色技能为学校办学特色,不失为农村学校的一条生路。石头不但能孵出小鸡,还可能孵出金凤凰,孵出千里马,还可能孵出个齐天大圣孙悟空呢。一切从实际出发,路在脚下,思路就是活路,扬长避短才有前途,因循守旧,不思改变,只能是一条死路。
故事分析:
我上高三的时候, 高三有四个班,分为两个快班,两个慢班。教我们两个快班的物理老师姓金,教两个慢班的物理教师姓梁。当然金老师的成绩肯定比梁老师的教学成绩好,虽然是慢班级,校长也不愿意让他差得太狠。经常提醒梁老师。梁老师年轻气盛,说让我教好班,我也能教好,不是金老师水平高,而是他时运好,摊上了好班。这话轻而易举地就跑到了金老师的耳朵里。
这人很古怪,脾气倔强。就和梁老师调换了一下, 并发誓一定带着慢班赶上快班。就水平而言,金老师绝对是一流的,中学高级教师,而梁老师年轻,资历就浅。两个差班让金老师带着,就学生的程度来说,可以说是参差不齐,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他降低了讲课难度,也放慢了速度,第一个学期全市通考,金老师充满心胸堂的信心差一点儿被击垮。这个班的成绩比原来还差,几个比较好一点的尖子也平淡无奇了。
金老师毕竟是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马上找原因,采用舍弃的方法,不再兼顾中等以下那部分学生了,他就像重点班那样去讲课,重点去培养尖子生。到高考的时候。这个班竟然有十多个人进入了一本线。我觉得一个老师接一个老师。老师水平很重要,生源更重要。假如一个班级学生很优秀很聪明,可是老师不行, 那么这个班 就是不好办,就难以取得好成绩。假如说有一个好老师, 接手一个班,很差很乱。
尽管老师下很大的劲儿,施展出很多本事,我想。也不会把这个班教好。上一阶段网上有这样的讨论,一群学渣,让清华大学教授来教,会不会一个个都考上重点大学。其实,无需讨论,答案已经很明了了。清华教授怎么了?在小学初中 教课,未必就教得好。说不定还难为哭呢。不过有一点儿还是要坚信的。好学生,被一个平庸的老师教,未必能送入清华北大。而好学生让一个优秀的教师教,有极大可能会送入清华北大。
可以说,学生学习好坏,三分在老师,七分在自己。不要把老师当成万能的,更不要神化我们的老师。
总结语:
从教学成绩这一角度来看,生源很重要,生源好的话,学校容易出成绩。成绩好,口碑自然好,学校就有生命力。尤其是民办学校,生源是否优质关系到学校的生存。所以很多私立学校招生时都会开出很多优惠的条件,吸引优秀的生源。在公立学校,成绩同样重要,高中就不用说了,有高考摆在那。义务教育阶段不能根据成绩给学生排名,但是上级教育部门会在内部给学校排名。
学校内部也会给教师排名,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足够优质。曾经认识一个老教师,教学水平挺高,治班有方,学科成绩常常排年级第一。有一年,她带的班级考了年级倒数第二,她也感到无奈,原来那个班是全年级倒数第一的班级。生源的质量本来就差,老师水平再高也是回天乏力。所以,从成绩的角度讲,生源比老师重要。从育人的角度看,老师比生源重要。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领者,这个角色很重要。试想,一个孩子的老师如果专业水平不够好,责任心不够强,得过且过,这样只能是误人子弟。优秀的老师一方面专业素养好,能够不断地钻研,教学水平高;另一方面有爱心、有责任心,育人有艺术,优质学生在他手里能发展得更好,差的学生在他手里也能取得进步,学知识、学做人两不误。
所以,从育人的角度讲,老师的水平很重要。总之,每个行业、每个集体或者每个人都有利益最大化的思想。生源重要还是教师水平重要,要从不同的角度看,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