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最好的对话状态,是每名参与者,都抱有开放的、充满好奇的心态,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但普遍情况下,当人们在面临着与过往经验相悖,或者遇到难以接受的行为、难于驾驭观点的时候,大多会下意识的拒绝、保守、寻求安全。
这个时候,会议室里仿佛坐满了一只只受了惊吓的刺猬,每个人紧紧地缩成一团,把所有的刺拼命张开,代表着个体的固执与执念。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让大家意识到,每个人看到的都只是事情的片面,保持积极探索和乐观的态度,也许可以帮助团队最大程度的跨越障碍。
坐在会议室里的人,无一不是重要人物,他们代表了各自的专业性。大多数人因为长期的专业实践,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在内心,他们把自己看做了“全部都知道的人”。
当自我保护和利益追逐的惯性,与人们的“自信”叠加的时候,呈现的是:彼此不尊重对方的专业,也不相信别人会给予自己真正的支持。
于是,当不同的情境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会拒绝、排斥、质疑。他们的内心,指引自己听到想听的声音(观点),其它的部分全部可以忽略不计,即使那部分内容详实而有力。
这样的情境不仅在组织内部发生,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我和儿子在家的时候,经常会在不同屋里各忙各的。他在学习室写作业,我在书房看书。中午前,我坐在书桌前问他:“今天中午咱俩吃什么?”可是听不到他的回答。我开始提高音量“今天中午吃什么?”,还是听不到他的回答。接着我站起身,接近他的房间,大声地喊着“今天中午吃什么,你怎么不说话”,仍然没有听到他的回答。最后,我站在他的房间门口,看着他的背影,略有些生气的大声质问:“你干吗呢?问你话怎么不回答?又在玩游戏吧!本来今天心情挺好的,被你给搞的乱七八糟!”儿子转身看着我,不耐烦地说“我都回答你五遍了,“吃什么都行”。是你自己没听到。”“我怎么没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太小了,每次都是这样,叫你都没反应,肯定是沉迷在游戏里了”。“我没玩,明明是你自己没听见,你问第一句的时候,我就说“吃什么都行了”,你尽诬赖人!”
看着正在变得越来越生气的儿子,我有些恍惚,意识到这好像日常工作时的状态。坐在会议桌前,我们只愿意看见自己相信的事,却对别人嘴里的事实排斥且不屑,当别人陈述的时候,首先选择的不是倾听,而是质疑,并且加上情绪和臆测。
我可怕的发现,当专长、权威被挑战时,我会自动进入一种自我防御状态。虽然,我们在理性上,都同意开放和包容是沟通的基础,也认同在协作中要“接纳不同观点”,但是我们仍然会纠结在判断、排斥或自我保护里,对其它不同想法抱有偏见。
这仅仅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自己看到的部分,只是个局部”这个显而易见的观点。
回想每一次成功的会议,如果问题能够获得突破,往往取决于在场的人愿意放弃“选择性看见”的程度。只有彼此接纳不同观点的共存。才会最大程度地认知到问题全相,获得更多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这更是一种团队智慧。(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