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瓦尔登湖》
作者:亨利 · 大卫 · 梭罗
作者简介: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十六岁即进入哈佛大学就学,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前几日看的《小妇人》的作者路易莎 · 梅 · 奥尔柯特也曾受爱默生的影响。)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了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本书即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
1862年5月6日,梭罗因病去世,年仅45岁。他一生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人,其文简洁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原本我计划着今天将这本书目录所列的经济篇、补充诗篇、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这三部分阅读完,但是一上午过去,竟连经济篇的一半都没看完。
序论曾交代我一定要静得下心去看,否则会感到此书太过浓缩,难度,艰深。确实有这样的感受,甚至有些段落我反复读了几遍,但总觉得段落之间总是有种偶尔脱节感觉。
我大概将经济篇这一部分过了一遍,这一篇开头作者就讲明了,这一部分是他在离开瓦尔登湖,回归文明社会后写下的。在他回归社会后,各种各样的人对他在瓦尔登湖的种种经历与生活方式提出了许多充满好奇心的问题,作者写经济篇正是对这些问题作出的解答。
肯定是因为我没有静下心来?也或许是我读太少?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暂时无法理解,但其中有句子还是让我有些感触的。
“如果我的知人之深,比得上我的自知之明,我就不会畅谈自我,谈那么多了。”
我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对自己的了解足够深刻,对别人却知之甚少,所以我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述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我暂且理解为,他参透了自身,觉醒了自己的人生,他也只是将他发现生命真理的过程以第一视角表现出来,用诚恳的文字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一个人若是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
那个地方是真我所在的地方吗?还是觉醒的自我所在的地方?那是个什么样地方?
他询问读者,或是那个年代的读者,也是现在的我们:“诸君生活在这个人世间,度过了什么样的生活呢?你们生活得如此糟糕是否必要呢?这种生活是否还能改善改善呢?
生下来就继承田地、庐舍、谷仓、牛羊和农具的不幸的人,遗产迫使他们生来就有打扫牛圈、放牧、锄地的使命,一种看似“必然”的使命。他们将生命奉献给这些遗产,将身体腐化进这方泥土。
这让我想到《动物农场》里的“拳击手”,一生都在工作,一生都在证明着“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工人,直到最后因年老受伤被卖进屠宰场。
“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能保全的。然而,人与人之间就是没能如此温柔地相处。”
我毫不怀疑在本书的读者之中,有人不能为那吃下了肚的全部饭食和迅速磨损或已经破损的衣着付出钱来,好容易忙里偷闲,才能读这几页文字,还是从债主那里偷来的时间。你们这许多人过的是何等低卑、躲来躲去的生活啊。”
“这个大陆上的妇人们,编织着梳妆用的软垫,以便临死之日用。对他们自己的命运丝毫也不关心!仿佛蹉跎之时日还无损于永恒呢。”
房贷?华服?豪宅?真相?我们知道自己的人生在追求什么吗?我们在这个世界真正存在过吗?是还没落地就消失的雨滴?还是结着果实的松树?我们是奴隶还是人呢?又是哪种奴隶?哪种人呢?我们的债主又是谁?我们是在蹉跎岁月还是在追求永恒呢?
“但清醒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阳终古常新。抛弃我们的偏见,是永远不会来不及的。无论如何古老的思想与行为,除非有确证,便不可轻信。”
谚语说得好:“气死老头子”。
“我们被迫生活得这样周到和认真,崇奉着自己的生活,而否定变革的可能。我们说只能这样子生活呵;可是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就有这样的多。”
打倒大脑里的老头子!自己是一个圆心,我们可以尝试无数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