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雾太大WUTAIDA
(*注:文章旨在通过把梵高给弟弟提奥写的书信进行二次解读,更为客观、公正地诠释他作品中的热情和愉悦,纠正他在大众眼里长久以来的“疯狂”形象。)
前言
1887年秋天,梵高因为对巴黎社交生活感到厌倦,以及和弟弟提奥同居导致的关系紧张,打算移居到法国南部。
1888年2月,他来到法国普罗旺斯的阿尔勒镇,这里如画般的风景和形形色色的当地人吸引着他。于是便游说同为艺术家的友人埃米尔·伯纳德和保罗·高更来此与他为伴。乡村生活为他带来了无穷的灵感,进入了创作的高产期。除了几次中断,这种创作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他去世前。
同年春天,他画了一系列开花的树,展示了自己在巴黎学到的更为明亮的色调。
6月,他去地中海沿岸带来一段时间,画海景及渔村。
到了夏天,梵高已经表现出对自己绘画风格的自信。不管是构图还是色彩(黄色是那个夏天他钟爱的色彩之一),他一直在追求艺术上的弃繁就简、取其精华,并且对日本画的造型颇为赞赏。米勒的油画《播种者》对他影响很大,最初的构图学习也成就了后来的《星夜》。
同年秋天,他有一段时间过的紧张而疲惫不堪,尽管对创作的狂热有所衰减,但他仍然坚持写生创作。被迫休息的时候,也竭尽所能去画自己的卧室。
10月底,身体欠佳的高更在梵高和其他人的劝说下,最终来到了阿尔勒。高更在阿尔勒经常与梵高争吵不休,仅仅待了九周。圣诞节前夕的争吵,更是激怒了梵高,导致他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
后来,梵高入院接受治疗,精神受到重创的高更也离开了阿尔勒。
1888年春(下)
[1888年5月12日] No.487
我又完成了两幅新习作,其中一幅你已经见过它的草稿了——通往麦田的大路旁的农场。娇艳的黄色毛茛花遍布四野,鸢尾草长在水渠上,碧绿的叶子和紫色的花。背景是小镇,几棵灰色的柳树和一抹蓝色的天空。如果草地还没有割,我想再画一幅,这个题材真是太美了,但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构图。小镇被开满黄紫相间的小花的田野环绕着——可以想象,多有日式梦幻的效果啊。
[约1888年5月20日,伯纳德] No.B5
我画了一幅静物,是一个蓝色釉铁咖啡壶,一套品蓝杯子和碟子,一个浅蓝白棋格纹的牛奶罐,一个橙色和蓝色纹饰的白色杯子,一个蓝色锡釉陶罐,陶罐上绘有绿色、棕色和粉色的花和叶子。
[1888年5月26日] No.490
今天给你寄了一些素描,我还会再加画另外两张。这几幅是在一个石头山坡上看到的风景。山坡正对着克劳(一个出产顶级葡萄酒的地方)、阿尔勒镇和芳特维耶。荒野而又浪漫的前景,与远处风景的辽远宁静形成对比,视线渐渐推远,最终融入阿尔卑斯山脉,此处因戴达伦和阿尔卑斯山登山俱乐部的探险而闻名。这样旷野和浪漫前景的对比,真是富有画面感。
另外这两幅素描是一些补记,让你对石头上的废墟有所了解。我时时刻刻都迫切地想要去画,无论是用笔刷或是用铅笔等材料,永远都画不够。我现在尝试把画面的精华部分画得更夸张,而其余之处故作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