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我的脸往哪搁?很多人都在微信里恭喜了我,现在你却告诉我弄错了……”上午刚上班,走过那间闲置的办公室门口,听到一种愤愤的低吼声传出,浓厚的鼻音提示说话的人刚哭过,是科室的嘉禾在打电话。“发生什么事情了?”一向不喜形于色的嘉禾怎么会这样激动?我不自主地放慢脚步,犹豫着要不要进去关心一下,嘉禾越来越激动,竟在电话里边啜泣边质问:“说是的是你们,说不是的也是你们?你们玩我呀?现在让我去对票数?谁知道那票你们有没有动过手脚……?”
隐隐约约中,我意识到这和昨天单位的投票选举有关。
事情是这样的,系统内每年都要表彰一批业务骨干,名额由主管部门核定,各单位自行定夺产生。所谓业务骨干,顾名思义,业务有过人之处,能独当一面,工作中起主导、引领作用的优秀员工,骨干分省、市、区级,按一定的比例要求分配,名额有限,为求公平、公正,历年来,单位都是以公投、公开唱票的形式进行。
骨干表彰已进行了十多年,前几年还能体现其严肃、严谨性,公投时,大家尚能斟酌一下哪些人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投上自己宝贵的一票,骨干的殊荣实至名归,但,时间一久,尤其这项殊荣又有一定的物质奖励,渐渐的就变了味,像一个玩味的照妖镜,让路过它的人现出形形色色的原形。
往年,都是在开职工大会时穿插进这项遴选,由办公人员分头在会场上分发选票,然后再当众回收、唱票,公布结果。所有员工之前并无信息沟通,全凭自己心里的那杆秤,票选的结果尚能体现公平、公正,即便有感情票,那也是小部分的现象,冲淡不了主题,不足为道。今年换了新领导,新领导主意奇葩,让办公室头一天在职工群发出第二天中午遴选骨干的通知,要求全体人员务必参加。
好嘛!像一杯水泼洒进油锅,瞬间沸腾了,很多人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蠢蠢欲动起来,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拉票或相互间拉票的操作,有人公然直言不讳,以物换票,“火候欠缺”离骨干当选只差一点距离的员工,通过拉票志在必得,相距甚远也跟着起哄,意在把水搅浑,吃相丑陋,斯文扫地!
我并没关注票选结果,投票结束,下午上班奥利奥发来微信:“主任,嘉禾选上了没?她拉票了,我想知道她的结果。”“哪些人上榜,我没关注,目前不清楚。”我回了微信,继续工作。
嘉禾是我的属下,二十多年工龄了,工作还算扎实,说句公道的话和骨干还有段距离。嘉禾倒没拉我的票,但我投了她,我很希望她能入围,本次能当选对她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晋升在即,若有骨干的殊荣加身,晋升将会更畅通便利些,这或许是嘉禾拉票的直接动机,当然也不排除有钱的成份,没有人不喜欢钱,可以理解。
嘉禾拉票,对于结果应该是信心满满的,先生是单位的副职,年轻有为,这两年在外地挂职锻炼,昭示着升职在即,有这么一张王牌,她相信经自己的一番操作,胜券定能在握。
结果很打脸,唱票并无嘉禾!
第二天下午张榜公示,在醒目的位置、醒目的红榜上竟然出现了嘉禾的名字,消息瞬间在微信里传开——嘉禾,区级骨干。恭喜的微信一条条发到嘉禾的手机上,嘉禾心满意足,笑声朗朗。
第二天一早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难道没有嘉禾?看到嘉禾两眼红肿,受伤极深的样子,我什么也不好多嘴,心里嘀咕着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门诊人流高峰过后,嘉禾来到办公室,她余怒未消,喋喋不休地申讨办公室“造假”行为、说单位欺负她……
几个不怕乱子的同事借机添油加醋,有人说:“一把手原本看你先生就不顺眼,现在公然和他叫板呗!让他识像点爱到哪到哪,最好是别再回该单位了”;有人表示:“说好听点是让他外出挂职,之前就有人说你家先生是被排挤出去的,现在的领导借机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拎清形式,安分点”……
单位的形势在她们的臆断之下变得复杂、变得扑朔迷离,不知道唱票原本没有嘉禾,后来嘉禾的名单又出现在红榜上她们又是这么想的?会不会说是嘉禾“朝中有人”呢?
嘉禾由伤心变得迷茫,好像很后悔把自己卷入这场原不属于她的荣誉里,以她的智商好像还捋不清目前的“复杂”局面。
真实的情况是,嘉禾紧随骨干人员其后,也就是说入选10名,她位居11位,办公室在张榜时出了错,公示出来才被群众雪亮的眼睛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