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老城的概貌
随州城是一座古城,1940年10月,我出生在这座古城里,下南关原十方寺对面的邹姓住宅就是我的出生地。
孩提时代记忆漠糊,无甚印象,从武汉回随县时已是近十岁时光,就当时的古城景象回忆一下。
古城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代战乱的堪扰,已变得千疮百孔、破败不堪,失去原有的辉宏气势,这是听老辈人的总结和归纳所得出的结论。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总还是觉得,随县城还是古老而悠久的,它实实在在地记录着随县的沧桑巨变,承载看历史的悠悠变迁,它巍然屹立着,它是伟大的,它永远在我心中。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老随县城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青城和土城。青城为砖砌的城,土城为土夯成的城。现在的大十字街为东、西、南、北四个方何的交界点、也是城的正中心。东至东门口原解放路市场,被人们称之为“东关”;西至水西门称为“西关”;向南至汉东楼称之为“南关”;向北则至北门口的现香港街口。
东关、西关街的北面为青城,南、西半圈城墙为土城。这便是随县城的构成概况。城门有若干个,气势最宏伟的要数十字街的大南门,门洞为半园形,由砖拱砌而成,高约6米左右、门洞长约10米,门洞两边有若干小贩摆摊卖香烟瓜子、水果什物的。黑门洞阴凉凉的,好在两头的光线能照射其中,走在里面,嗡嗡声作响,这大概是回声的作用罢。门洞两边城墙上的砖已被人们挖走了许多,城墙面破落不堪,顺城墙边可攀爬到城门顶上的平坦土面上观望四周,或游戏玩耍。听老人们讲,原来大南门上还有城楼、很气派的。我记得在政协随州文史资料中还有城门的照片。
青城的北面有“北门”,青城的西面与土城交界处有西门。封建时代,死刑犯的执行多在西门外边。
青城东面与土城交汇处有“近神门”,在现教委的左首处。
青城的南面为土城,东面是“东门”,现装卸运输公司处;顺土城向南则是“聚奎门”,现东壕街猪娃行处;再向南则是“杨合门”;顺土城拐弯向西,则是土城正南面的“汉东门”,亦称汉东楼。据老人们说,城门上有城楼,历史悠久,经历战乱而毁损无遗,50年代初只剩土城垭子了。
青城的“大南门”向西约100余米是“小南门”。顺小南门向西与土城交汇北拐就是“水西门”,再顺土城向南就是“玉波门”,临城向南是“顺德门”,顺城向南拐角向东和汉东门相连,土城的南半圈就形成了青城和土城的封闭一体。战争时期,外敌难以攻入。况且每座城门的外面都砌有石桥,桥下有水,桥下之水便是城墙周围的城壕,现称护城河。
护城河是县城东西南北四面相围,保护县城不被侵犯。青城南面还有一条人工护城河,东经现东关小学处向北,经“近神门”与城外护城河相连,西经小南门、水西门与城壕相通,形成土城与青城的双层保护。古时遇战乱来临,城内百姓安全无患。
为解决百姓用水,除在各处砌造水井,维持生存,在土城还修有水渠,东与“杨合门”、西与“顺德门”的城壕相通,上架有石桥,一医院出口下首处称“头道桥”,向南至“杨合门”处为“二道桥”,人们可在城壕中取水用或清洗衣物,很方便。
解放初期,城内行政区划称之为随县城关镇,是随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早大约只有几千人,“头道桥”以南为一街,“头道桥”以北至“大南门”为二街,青城内为三街。一街三街的街长记不清了,我只记得二街街长叫胡安清,后是肖楚安;城关镇镇长王建佑,后是吴志刚,镇委书记是张金锐。
解放初的随县街道很窄。俗话说,一步跨到街那边。充其量也就3至4米宽吧,街面铺的是石头,一走一滑的。到大跃进的50年代,才有了水泥,东关、西关率先用水泥硬化路面,记得当时命名为“跃进道”,随着时代的发展,街面扩宽。后来南北向的叫“烈山大道”,东西向的“跃进道”更名“解放路”。这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又增加了许多道路,则是后话了。
【《父亲的往事》是83岁的老父亲以散记片断形式写成的回忆录系列。父亲1940年在老随县城关镇出生,随后举家迁往武汉;1948年前后家庭变故,爷爷奶奶在武汉相继去世后,年方10岁的父亲又回到老随县投奔他的姨父姨母。
解放初的随州老县城正处于推陈出新的新旧交替状态,许多古道古建古迹逐渐被拆除被改建更新,悄悄地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父亲说因年龄尚小,加之时年久远,那时候的随县古城在父亲的少年记忆里业已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