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强迫症起源于母亲,或者说,我的强迫症潜能是被母亲激发出来的。小时候跟老妈出门去,总会在走下楼梯的瞬间被赶回去检查门锁好了没有。到后面,不用她赶,我也会爬上六楼去检查。老妈看着我爬上爬下气喘吁吁的样子,就彻底放心了。
但那个时候,由于还不被赋予钥匙使用权,我检查门锁没锁好的手段比较单一,就是推推门,拉拉门把手。到了读小学,我每天中餐都回到家里吃,再休息一段时间才去学校上课,母亲整个白天在外面上班,父亲则每天中午赶回来给我做饭,再匆忙赶去上班,所以每天中午的锁门任务就落在我肩上,我也相应有了钥匙使用权,我邻居的噩梦也就降临了。
每次背好书包,来到门口,屏住呼吸,心里想着一定要记住锁门的过程:把手放在门把手上,关门,拿起挂在胸前的钥匙插进锁孔,旋转两圈反锁,抽出钥匙,再推两下,确认门推不开,然后转身下楼梯。
还只走到楼梯口,就开始怀疑自己,刚刚的反锁,到底是转了一圈还是两圈?钥匙只转了一圈,小偷会不会很容易把锁打开?为了不让小偷进家里,还是再去锁一次。于是返回,拿起钥匙插进锁孔,旋转,一圈两圈,原来我是转了两圈啊,那就好,我再转回去,抽出钥匙,转身,愉快地去上学。
到了楼梯口,又开始想,我刚刚旋转的时候,光顾着数圈数去了,没有去确认门到底锁上了没有?会不会在旋转的时候,门实际上打开了?好吧,再去确认下。转身,开锁,开门,再关门,反锁,再转身,去上学。
等下,我刚刚是不是忘记推门了?好吧,再转身,开锁,开门,再关门,反锁,推门,转身,去上学。
等一下,我刚刚关门好像没用力,锁可能没锁上。再试一次,这绝对是最后一次。于是,嘭的一声,门真的锁上了。
再等一下,刚刚用的劲不够大啊,没有使出我最大的力气,再来最后一次。
还等一下,刚刚又忘记在反锁时数圈数了,再来。
又等一下,我实在是不知道还有什么程序没到位,但反正就是不放心,再去锁一次。
……嘭、嘭、嘭……眼看着上学要迟到了,我终于决定要真的去上学了。嘭,又是一声,对面邻居家的门开了,隔壁叔叔一脸怒气:“你到底让不让我睡午觉?”
“让让让,叔叔你快睡。”我一溜烟跑下楼。
再等一下,刚刚隔壁叔叔吓得我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锁门了,不行,还得去锁一次,这次我轻一点锁,不让他发觉。
就这样,我家门框墙壁上的石灰层,受我锁门时巨大震动的影响,脱落了,露出里面的红砖,隔壁家的叔叔好像后来也改成到办公室午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