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思维》20

      【9】我们都听过这样的故事,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指标“操纵”屡见不鲜,但“操纵”这个词其实别有深意,因为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人们常常带着一种玩笑幽默的口吻。

      但对于许多上游干预而言,操纵可不是个小问题,绝不只是人类行为中古怪,淘气的一面而已,它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倘若不加阻止,任其发展,他可能会葬送你的目标。我们需要从语言层面上表现这种严重性:这些人不是在操纵指标,他们是在亵渎使命。

      【10】当人们因为达到某个数字而得到奖励,或者因为达不到而受到惩罚时,他们就会作弊,会采用降级方式,会千方百计弄虚作假,在盲目追求“达到数字指标”的过程中,人们会毫无悔意的做任何不违法的事情,即便这会严重违反使命的精神,他们甚至还会对非法行为有更高的容忍度。

      没有人会卑鄙到一直作弊,但大多数人偶尔还是会作弊的。

      【11】任何利于短期指标的上游行动(估计大部分上游行动都会使用短期指标)都应该把时间花在“事前反操纵”上。既仔细思考这些指标遭到滥用的可能性,相比事后被动应对,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做出预测会很有成效,甚至很有趣,在思考的过程中以下4个问题供参考。

      (1)“涨潮”测试:假设我们已经顺利达成了短期指标,那么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还有什么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成功呢?我们在追踪这些因素吗?

      (2)错位测试:假设我们最终会认识到,我们的短期指标无法准确预测最终使命的成败,那么,怎样才能尽早发现这种偏差?还有其他什么指标可以取而代之?

      (3)懒政怠政测试:如果有人想通过最小的努力达成这些目标,他们会怎么做?

      (4)亵渎使命测试:假设多年以后我们在短期指标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实际上却破坏了长期使命的实现。那会是人员,仔细研究了该学区的数据。研究发现,有理由相信数据操纵确实发生过,有一些辍学生被错误地归为转校生,但研究人员还发现,相比毕业率的实质提升操纵数据的发生率实在是微不足道。

      还有第5个问题,同样值得思考,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要用接下来整整一章进行探讨。

      (5)意外后果测试:如果我们成功完成了使命,不仅是短期指标,而且是长期使命本身,但却造成了超出我们工作价值的负面意外后果,那会怎么样?我们在工作之外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意愿并不足以确保上游行动的成功,当我们试图预防未来的问题时,总会有失败的风险,还有一种风险,那就是好心办了坏事。所以接下来的话题就是:如何预测行动的连锁反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基本介绍】 《上游思维》,作者是[美]丹·希思,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7月出版,13.8万字。 作者是“希思兄弟...
    zl爱思考的芦苇阅读 2,732评论 1 4
  •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多个系统中来回切换。在孩子世界里,我们是系统架构师。在家庭的系统里,我们是丈夫(妻子)、儿女、父母...
    古井波波阅读 712评论 0 2
  • 第九章 怎么知道你成功了? 【1】谨防三种“幽灵胜利”: ...
    乐呵呵的杂文阅读 209评论 0 1
  • 【4】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幽灵胜利”都几乎可以愚弄所有人,甚至是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只有非常仔细的进...
    乐呵呵的杂文阅读 155评论 0 1
  • 下游行动的成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原因在于下游行动涉及修复工作,旨在努力恢复到从前的状态。比如:”我的电脑坏了...
    石云升阅读 246评论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