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执竞》| 诗经中的乐器

《周颂·执竞》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 不显成康,上帝是皇。

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穰穰。

降福简简,威仪反反。 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执竞》,是昭王时代的祭歌,相比其他的祭祀诗歌,这首诗采用了各种叠词, “喤喤”、“将将”、“穰穰”、“简简”、“反反”,唱来更有韵律,语气更加舒缓深长,更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 此外,这首诗提到了祭祀时用到的几种乐器,作为周礼的一部分,乐器在周朝大概是不可或缺的。

钟鼓喤喤

钟指的应该是编钟,钟作为乐器始于西周,盛于春秋。用铜、锡、铅合金制造的扁圆编钟,钟身配有精致的图案,按音质高低将大小不一的编钟,悬挂在一个钟架上,然后用“T”形木锤和长条木棍进行敲打。钟体小的编钟发出音量较小的高音,钟体大的编钟发出音量较大的低音。编钟不仅是上流社会的专用乐器,也是象征权力和等级的礼器。

在古代,鼓作为乐器,是群音之首,先有鼓声的引导,后有琴瑟弹奏。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用途更加广泛,在祭祀礼仪、集会庆祝、鼓舞士气、威吓野兽、竞技比赛等方面,都能听到鼓声阵阵。

磬筦将将

“磬”是一种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状像曲尺。单个使用的叫特磬,成组使用的叫编磬。磬造型古朴,制作精美形有大有小,上面刻有花纹,并钻孔悬挂于架下,击打传声。磬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石器后来逐渐演变为打击乐器磬,并且作为较早礼器出现在祭祀活动中,为“八音”中的“磬石”音。

筦,同“管”,指古代绕丝的竹管,应该是一种管乐器,不知道是不是笛子、箫、排箫等之类的吹管乐器。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后来常用“丝竹管弦”代指音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