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道的随想

“生活”和“道”两个难以解释的概念。与西方智慧相比,东方智慧并不过分推究概念。或者说更注重“名”与“实”的关系如何。早在春秋末期,孔子便提出“正名”学说。即强调“名副其实”。

“生活”的内涵离不开实践。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光明日报》上刊登的特约评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烈讨论,后又在该题目中添加“唯一”二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党建设国家的指导思想。

如今改革开放已过三十年,其成果令世界人们瞩目。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历史传统。中国传统人学十分注重学问的“实用性”,这点在古代科技发明中得到体现。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体悟出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无论对人类总体还是对个体性命而言,活着便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好的生活?生活本来没有好坏之分,你的评价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你的行为应该出于你的真心,而不在于外在外在强加的标准。正所谓“直心是道场”。只有这样你才能由内及外地发散出喜悦,享受生活之美。那么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何才能保持真心纯洁而不受迷惑呢?答曰:修行。定能生慧,故《维摩经》曰:外善能分别诸法相,内与第一义而不动。只有内心的安宁坦然,才能在变化多端的思潮风向中保持智慧,善于分辨。修行便是不断参悟自我与非我的过程,不断包容与超越的过程。

我是谁?我认为这是修行和认知的首要问题。我们对自己认识有多少?老子尝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希腊戴菲尔神殿上刻着“认识你自己”可见东西方智慧都注重对自我的认知。21世纪是个人主义泛滥的时代。我认为之所以称之为“泛滥”,是因为太多的人盲目地追求个性解放却并没有理性地表达而不自知,太多的人向外寻求身份认同而迷失自我。比如有的人将“成功人士”定义为“有房有车有钱有权的人”。这样的见解不免有些肤浅,可怕的是它植根于我们的大脑皮层。我们在行动之前要有一定的理性(我并非否定非理性的价值),而具有理性的前提在于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然后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付出劳动和享受成果,尽可能减少事后的后悔成分。更重要的使我们向心灵深处的挖掘,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我总是向外寻求力量和自信,谁知道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我的心灵深处”。

新世纪人类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分工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人类的意识形态何去何从,或恐保守或恐混乱。这不得不谈科技经济发展和人们信仰的问题。

尼采说上帝死了并非是断言。工业革命后科技飞速发展激发出资本主义争霸全球的野心。从此战争不断升级。人们对科技崇拜对金钱欲望膨胀,以至于疏远了上帝,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危害到人类的自身健康和安全,并继续渴望新科技高科技的治理。当然也引起对于科技的反思,对于性命的反思。最近各影院热播的灾难大片《2012》,可以说是一侧面体现。

上帝死了,但人们不能没有信仰。宗教并不等同于迷信,也不是科学的对立。所谓的迷信,是指盲目的相信和盲目的不信。科学的世界是已知的世界。有已知就有未知,那么未知的世界就交给上帝好了,我们可以安心地生活。在这里是绝对的看,并不否认科学对未知的探索。但我要强调的是科学是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人们的生活不仅是为科学而科学。科学是把双刃剑,需要准确地利用。“知识是强制的,信仰是自由的。”两者不可相互替代,但可以很好的补充。

回顾中国历史,自商朝后人们不再迷信鬼神,而是“以人为本,以祖为先”,后辈渴望祖先的保佑。以农为本的人们也敬天,但“天”的概念不同于西方的“上帝”。天是人格化的,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人们在敬天的同时也敢于质疑。这点在《诗经》就有记载。中国的宗教有本土的道教也有外来的佛教。道教自陶弘景建立了神仙体系,佛教有众多的佛、菩萨,

除此之外,像关公、岳飞这样义薄云天的英雄也得到供奉,可以说人们祭拜对象很多。因此有些人的信仰好像并不像西方基督教徒那样虔诚,如有人家出殡时会请道佛两家教徒来超度。可以说东西方人的信仰是不同的,因为东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就不同,并不能说中国人缺乏信仰。西方人的信仰在人生之外而中国人的信仰就融入人生之中。

自洋人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更加注重向外求索。这个选择是有必要的,但东西方的文化的交融非常艰难,至今仍在进行。几次破旧和东方文化再改造把中国传统弄得似是而非,却又是不得已和无奈的交杂。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也变得更加模糊。面对这一切问题,我认为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着手,毕竟这是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的文化积淀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更容易下手。先把自己的东西搞明白,再搞别人的东西,不然有“邯郸学步”之嫌。因为时代不同,传统的东西肯定有糟粕所在,但也不能否认其中的精华,儒释道三家的文化都内涵着智慧,现在学校却避恐不及而大讲西方文化,这难道不值得反思么?道佛两家的文化甚至被许多人看做是迷信消极的,这是多么糟糕的看法,要知道儒释道三家文化形成的稳定结构支撑着中华文明上千年啊!我们不能正视传统的东西,更别谈利用其中的智慧去解决现实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46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68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213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66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5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25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16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8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2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9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7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18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38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6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昨天去图书馆还书的路上,偶遇了一个初中同学。 其实上学时我们的关系很一般,就是普通的同学关系,还算不上好朋友。...
    秋日阳光阅读 891评论 11 9
  • 1999年,我九岁,家里兴致勃勃地筹备搬家,我一个人眼泪汪汪地坐在家里的破沙发上。 那个时候真的还是个孩子,心智成...
    城南仓颉阅读 141评论 0 0
  • 读书笔记之三 实在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观点提炼: 亚里士多德:善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来自于适当的良好教育。 阿奎...
    读书的老王阅读 910评论 0 3
  • 喜欢这个,也喜欢那个,总是买不起。我今年十八岁,我说我想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然而我大一。想说写字卖钱,始终没能赚...
    沉辞辞辞辞辞阅读 198评论 0 0
  • 12月23日,深圳,天气阴。今天要体检,前一天凌晨一点睡觉的,体检当天七点就起床了。然后不 知道是不是体检的时候着...
    Echo可可阅读 205评论 0 0